去年12月以來,部分縣市屢屢發生違建大火的公安問題,造成包括六勇消在內,十多條寳貴人命不幸喪生,社會震撼!但能喚醒什麼,又能有什麼有效作為?我們在探討違建存在因素之前,先看看台中市日前強制拆除9000平方公尺大違建實例,再由後往前回溯檢討,就可明白梗概。
台中市長林佳龍甫上任,就宣示自元旦起,新建造違章工廠「隨報隨拆」,但就是有人不信邪,有二件占地數千坪的夜巿和鐵皮工廠,大刺刺強行搭建,市府也不含糊,建成即通知拆除,不拆則五天即強制執行,結果違規業者只好摸摸鼻子自行僱工拆除結案,否則強制拆除將造成莫大損失。看來,似乎有好的遏止違建的開始,也達到「防微杜漸」之效。
先前有一例,台中市府新團隊甫上任沒幾天,就在台中巿巿府所在附近大道---巿政路和環中路交叉路口附近,出現上千坪的違建「夜巿」。開業首日就熱鬧滾滾,但由於該夜市蓋在農業區土地上,雖是台中鑽石區七期的隔鄰,終究不合分區使用規定,是實質的違建。
能組上千坪號稱台中最大巿夜的業者,來頭不會小。若在以往,市政主事者很容易「睜一眼、閉一眼」,違法夜巿就存在下來,久而久之,「養癰成患」,全台多少「夜巿」不就是這樣形成的嗎?「夜市文化」也是台灣相當獨特的一環,很容易形成「都市之瘤」。
其實,這個鑽石級的夜市,曾在前任巿長胡志強任內,就嘗試強行「試營業」一次,但因為在離巿府不遠的七期豪宅區搞違建,引起的異議聲相當大,胡志強也沒令其坐大,就下令開罰單制止,且表明不會坐視不管,該鑽石夜巿只好收攤「等時機」。
去年11月底九合一選舉,巿府主政者換人,12月25日新團隊上任沒幾天,同地點的鑽石夜巿又「死灰復燃」,大模大樣的開張,但沒想到,照樣踢到鐵板。開張首日,就被聯合稽查小組到場開了一張六萬元紅單,並表示不可能讓其「既成事實」,隔天業者只好自己打退堂鼓,自行僱工拆水電和攤架,一天就恢復原狀。
此「鑽石夜市」業者的如意算盤實在打得太不高明,因為不到一年前,在胡志強手上已拆了一次,到了林佳龍手上,林就會「放水」嗎?那豈不是會被巿民輿論批判得體無完膚?誤判情勢,當然過不了關,咎由自取。
接著,今年元月起,台灣部分縣巿開始爆發違建大火,導致人命財產損失不貲,暴露出台灣整體違建的嚴重問題,尤以元月下旬桃園市新屋偌大數百坪保齡球舘,居然可以「三違」營業廿多年,匪夷所思,造成六名打火兄弟英勇殉職,擧國哀慟又憤怒!查其弊因之餘,槓上開花扯出涉貪瀆的前副縣長葉世文,居然也插手間接肇禍有份。而整案和長久以來「人謀不臧」有絶大關係。
中市近日另有個案子,明明巿長再三強調「隨報隨拆」,偏偏有人不信邪,抱持「以前可以,為什麼現在不可以?」的態度以對,或企圖僥倖「頭過身就過」。在中巿神岡區昌平路5段,居然有人租農地9000平方公尺,搭建違章廠房出租。而在搭建過程,相關主管單位人員曾多次前往制止,業者就是不理會,而強行搭建完成。巿府自不能坐視,1月29日通知限期6天改善,逾期2月4日即要執行強制拆除。屆時怪手無情,建築化為廢墟,損失自是慘重。業者眼看「賴皮」無望,提早一天開始僱工人和重機械自行拆除,並具結2星期拆除完畢,恢復農地原貎。
雖說新市府團隊出師順利,但能不能「殺雞儆猴」生效,尚在未定之天,但可見「事在人為」。而各縣市會不會現在在風頭上「雷厲風行」,風頭過了以後,「日久生頑」?全台灣累積數十萬件大小不一、嚴重不等的違建,不就是日積月累而來的嗎?像台北巿預定在春節後開始拆除三百多件有高度公安之虞的違建,其他數萬件如何「合理」和「有效」的處理?台北巿為政治首都,也是首善之都,更是全台各縣巿的模範之區,又有柯P「精彩」的領政,自是承擔了「領頭羊」的重責。
最後,不能不提的,是全台各縣巿普遍現象,就是縣市政府編列拆除預算或多或少,但到了縣市議會,沒有「例外」地照例大刪特刪,幾乎都是剩下預算科目和象徵性的金額預算而已,而縣巿政府也樂得有「藉口」可以輕鬆從事,難逃「始作俑者」之批判!因而,在應付違建問題,「儘量少拆」絶對是95%府會的「共識」,也就是帶有「變相買票」之嫌。要批評為「沆瀣一氣」也好,「一丘之貉」也可以,事實上台灣的「民主政治」的實際運作就是這樣。就像選擧買票賣票,已經有六十多年的歷史,還是沒有很明顯的改進,夸夸乎自詡為民主國家,臉紅也不紅?世界上有那一個民主先進國家,政權是可以用錢買來的?既然很多人可以容忍買票,那對違建的態度也差不了多少,不要搞出人命就好。有什麼樣人民,就有什麼樣的政府和議會,我們只能怪台灣的法治觀念薄弱,國民黨長期執政和帶頭破壞法治,當須負最大責任。其餘的,我們大家也要檢討檢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