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習慣上完廁所將使用後的衛生紙丟在垃圾桶,經常造成廁所髒亂,尤其是炎熱潮濕氣候下更顯噁心,相對歐美日不少國家,早就將使用後的衛生紙直接丟進馬桶沖掉。對此,環保署長李應元今(8)日宣布,同意這個觀念要改變,並透露將推動民眾上完廁所將使用後的衛生紙丟馬桶而不是垃圾桶,並表示將請同仁在3個月內初步瞭解溝通,並規劃相關時程。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長李應元就「建構綠能永續新世代垃圾處理計畫(焚化爐研議相關計畫)列席報告,並備質詢。由於近來各縣市頻爆發垃圾大戰,甚至不少縣市得委託其他縣市代燒垃圾,因此垃圾減量問題引發立委關注。
國民黨立委盧秀燕在質詢時提出,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跟大陸不能將衛生紙丟到馬桶,是落後指標,且台灣潮濕炎熱的天氣,也造成許多困擾,希望環保署可以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
對此,李應元回應,這項政策已經責成同仁處理,未來也會朝這個方向進行,讓衛生紙是丟馬桶而非垃圾桶。
李應元在對媒體說明時也表示,過去是因為衛生紙的材質因素,政策才希望民眾丟垃圾桶,現在不管是生活水準或衛生紙製造技術都已經很好,台灣造紙技術也沒比別人差,因此可以克服這項問題。
李應元強調,民眾「觀念上要改變」只要材質不是問題,下水道等也都不是問題。今天是對社會做政策宣示,但技術規範還要跟業者協調,是否需要調整印紙機器等,會責成相關同仁3個月內初步了解溝通,屆時也會出爐相關時程跟做法。
環保署曾經在2011年針對衛生紙投入馬桶對環境影響進行實驗與探討,但報告顯示市售主要5種廠牌衛生紙丟入馬桶雖不會造成阻塞,但溶解率卻很低,恐造成化糞池堵塞。不過造紙業者對此早不以為然,認為衛生紙是採短纖紙漿製成,並非不易溶解的長纖紙漿,只有面紙因為在製程中會加入其他材料,比較不易在水中溶解,因此才不建議丟入馬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