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免費公車」問題,今天引起強龍雙方隔空交火大戰。綠營林佳龍不但要延續胡志強「公車8公里免費」政策,且提出「改良版」加碼至10公里免費,及調整路線及改變補貼方式的新免費公車政策,並稱一年反而可以節省補貼費用7億1千萬元。藍營胡志強競選辦公室則指林佳龍以往曾批評免費公車,如今卻又要「加碼跟進」,讓人「很錯亂」。胡競選辦公室說:歡迎跟進好政策,但胡「負責」與林「討好」交通政策絶對不一樣。
台中巿長選戰開打以來,雙方曾就政見政策「誰抄誰」發生多次爭辯。較具體的有林佳龍提院轄巿警勤特別加給之政見,事隔沒多久,巿政府就宣佈要向中央爭取儘快實施,但初步被內政部以「理由不足」打回票,市政府表示將補充資由資料,有信心爭取到;而林佳龍擘劃仿效東京「山手線」、以山海線鐵路連結成環狀鐵路交通網的主要政見,胡志強也以「三環三線」類似計畫相應對;林佳龍提倡「志工台中」,胡志強則答以現在已積極在推動;只有林佳龍提對全市學童營養午餐每餐「補貼」10元,似尚未得到胡陣營的回應。
今天引發「火花四射」的是台中巿民關心的「免費公車」政策問題。公車8公里免費辦法,約始於三年前,巿政府以「鼓勵培養」市民多乘坐公車的理由,挪用台中市公共停車場建設基金以實施,按刷卡補貼公車業者,三年來共花四十億元,基金不足數由市政府編列公務預算支應,明年度巿政府亦續編23億預算續辦。包括剛開通不久的BRT快捷公車,亦在8公里免費之列。不過,胡志強競選短片曾「教人」未到8公里先下車再上車,即可全程免費的「節費」方法,而引起訾議。
針對免費公車的政策,以往林佳龍未曾清楚表態。今天則在逢甲大學劉曜華教授及稻江科大助理教授王義川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宣布「改善免費公車政策」,表示免費公車政策獲多數巿民支持,也是兩位候選人少見的「共識」,但目前市政府實施的免費公車辦法有三大缺失:即「花費高、效率低」、「原縣區加速邊緣化」及「計費易生弊端」等。競選團隊和專家學者已完成檢討,並研擬完整改善措施,未來不但要將8公里免費公車延長為10公里免費,且透過路線調整及分級給予業者合理性差別費率的補貼方式,不但可大大增加偏遠地區的公車行駛率,補貼費用還可由明年預算的23億7千萬,降為16億6千萬,節省公帑7億1千萬元。
林佳龍說,他如當選,上任後第一要務就是重新檢討大台中公車路網的合理性和效率,要採路線三級制及配對制,使業者能重視較外圍的公車路線開發與増加班次的服務,才能使原縣區鄉鎮獲得公車服務效益。
針對林佳龍的跟進並加碼,胡競選辦公室執行長張樹森說,公車8公里免費政策是成功政策,使台中市一年乘坐公車人口突破一億人。另據交通部調查,台中市公共運輸市占率99至102年增22%,是五都之首。
張樹森說,林佳龍加碼2公里免費,又說可節省7億元,令人懷疑其是為討好,但又要顯得不一樣,所以並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