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機器人到來,我們準備好嗎?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機器人到來,我們準備好嗎?

2020-02-28 12:00
機器人壁紙。圖/頂級免費機器人廣告,作者提供
機器人壁紙。圖/頂級免費機器人廣告,作者提供

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機器人將很快替代人類完成的大部分工作,但80%的人還認為他們的工作不會受到影響。這是要重新思考時候了!

根據,北美最大倡導機器人自動化組織之一的機器人工業協會(RIA)的數據,僅在2016年上半年,北美機器人技術供應商向全球公司出售了1萬4,583個機器人(價值8.17億美元)。使用一台機器人將減少平均6人工作機會。RIA進一步估計,目前全美各地的工廠部署了超過26萬5,000台機器人,揭示了機器人在未來工作場所中的流行程度。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世界經濟論壇預測,到2020年保守估計,機器人自動化將導致15個發達國家的500多萬個就業崗位淨損失。國際勞工組織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越南的工人會多達1.37億人,約占這些國家勞動力總數的56%,面臨機器人,特別是工人,將有流離失所的風險,尤其是服裝製造業。除了美國之外,中國和日本是部署機器人最多的國家。

許多人都認為自動化機器人是不可避免的破壞性力量。然而,在一個樂觀偏見的典型例子中,卻有大約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在未來50年內,機器人將不可完成執行人類目前的大部分工作,還有大約80%的人還認為,他們目前的工作是「肯定」或可能「在同一時間範圍內,以其當前形式存在。」不知何故,他們相信他們的生計是安全的。其實,未來幾年,每個商業領域都會受到機器人自動化的影響。例如,澳大利亞公司Fastbrick Robotics開發了一種機器人Hadrian X,它可以在一小時內鋪設1000塊標準磚塊,這項任務需要兩個砌磚工一天或更長時間才能完成。

全球機器人2017年預測報告,即將到來的轉變程度,將危及數百萬人的生計。報告稱,到2018年,幾乎三分之一的機器人部署將是更智能,更高效的機器人,能夠與其他機器人協作,並與人類安全地一起工作。到2019年,全球30%或更多的領先公司將僱用一名首席機器人官員,世界各地的幾個政府將起草或實施有關機器人,安全和隱私的具體立法。到2020年,機器人領域的平均工資將增加至少60%。但由於技術工人短缺,機器人技術中可用工作崗位的三分之一以上仍將空置。

機器人技術領域實際上,支持川普在競選活動中承諾做的事情: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不幸的是,對於川普來說,機器人不會幫助他保持另一個宏偉的承諾,即為低技能工人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企業能夠在不影響利潤率的情況下,降低美國勞動力成本的唯一方法,是實現低技能工作的自動化。換句話說,可以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或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不是兩者兼而有之。

對於自動化創建的每項工作,將完全消除人類多項工作。這種破壞將是毀滅性的。專家說:「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肯定會影響低技能人才,這很不幸,我認為,他們提升或適應這種變化的唯一方法,不是希望政府能夠保護他們的工作不受技術影響,而是希望找到重新培訓自己的方法。沒有人能期望終身做同樣的事情。」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面臨風險,全球就業危機迫在眉睫,我們應該將教育作為理解和準備未來機器人工作者的一種方式。在日益不穩定的就業市場中,發達國家迫切需要更多的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通常縮寫為幹部(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Stem)的畢業生保持競爭力。

在過去八年中,科學和技術在白宮和公共論壇上佔據了中心位置。幹部教育是巴拉克歐巴馬政府的基石,他在總統任期內支持幹部教育。在歐巴馬的監督下,美國有望在2021年之前培訓10萬名新的幹部教師。美國大學每年開始在該國歷史上首次培養10 萬名工程師。31個州的高中開設了電腦科學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不幸的是,這一進展現在處於危險之中。

台灣在慶幸台商鮭魚返鄉之中,是否準備職業變革的時間及培訓呢?別忘這些西進廠商是追求廉價、低能勞工而去,他們回來會雇用較高薪的勞工或以機器人代替?我們較低階的勞工,那麼他們如何變革?如何處置?這正是考驗政府執政能力的時候!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