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24歲「小紀」控藍綠惡鬥 傳達國會自主理念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24歲「小紀」控藍綠惡鬥 傳達國會自主理念

 2014-09-15 16:56
影片主角「小紀」24年來一直被枷鎖套住,暗諷被兩群人以「黨紀」操控。(圖截取自「門縫裡的小紀」影片)
影片主角「小紀」24年來一直被枷鎖套住,暗諷被兩群人以「黨紀」操控。(圖截取自「門縫裡的小紀」影片)

一個名為「花園行動」的團隊,近日在網路上發表一部4分鐘的短片「門縫裡的小紀:台灣這最20年最沉重的故事」,以戴著「黨紀」枷鎖的24歲小女孩「小紀」為主角,控訴台灣24年來的藍綠惡鬥。

影片主角「小紀」,出生於「野百合學運」的1990年3月16日,其實她原本不叫「小紀」,但24年來一直被寫有「黨紀」的枷鎖套住,被兩群人(兩黨)操控,讓大家都忘了她的本名「民主」,暗諷台灣半吊子的民主。

創作理念:國會自主

影片由22張手繪水彩插畫組成,其中穿插萬年國大解散、單一選區兩票制以及立委打架、潑水等鏡頭,批評台灣國會藍綠兩黨,以黨團決議之名,祭出黨紀,操控立委表決、懲罰跑票,進行兩黨密室協商、利益分贓,間接導致國會亂象被默許、議事停擺、政府無能,影片中並舉出美、英、法、德等國會議員,允許自由投票的事例,供國人借鏡。

行動團隊強調「兩黨一同保障國會自主」,他們主張「約束黨紀的濫用」,而非「廢除黨紀」,國會是國家核心,但台灣國會卻進退不能,因為執政黨仗著席次優勢,藉由甲級動員這種強迫方式通過議案,幾乎不可能被否決;而國會少數的民進黨,理應主動起身呼籲兩黨一同鬆綁黨紀、保障國會自主,但卻反而同樣祭出黨紀,以破壞議事的方式抗衡,但霸占主席台也無法持久,如美牛最後還是放行了,只是助長了「黨團協商」的利益交換、政治分贓。

呈現方式:說故事傳達想法  

「花園行動團隊」表示,發起人本身沒有藍綠傾向,也鮮少接觸社會運動,因興趣寫故事,大家也喜歡聽故事,而讓人最快瞭解、震撼的,就是把現實轉換成故事,因此透過網路結合各領域不同年齡、不同政治立場的伙伴,在沒有政黨、學者或民間團體的奧援下,用更親近的方法,把想法傳達出去,以「非典型」的方式,包裝「國會自主」的理念,歷時數月完成,希望喚起國人及社會各界省思。

行動團體指出,台灣的政治立場劃分,不是與政策性質密切相關的「左派」與「右派」,而是攸關到最高國家歸屬的「統」與「獨」,而統獨問題,經常與政策、議題本身沒有太大的關聯,政治人物對統獨情感的過度炒作,反而牽累許多國家大事的決定。

團隊重申,甲級動員與開除黨籍,讓立委有藉口不思考,立委總是說「尊重黨中央決議」,而不是「尊重我選區選民的意願」,「你選立委,立委開會,只聽黨的,不聽你的」,台灣的政治有很多問題,包含財團、賄賂、情感炒作等等,但「干涉立委表決的黨紀」,似乎是政治惡化的重要催化劑,或許,把「立委自由表決」這顆小螺絲釘鎖上,台灣就有機會變得不一樣。

門縫裡的小紀:台灣這20年最沉重的故事 A somber story of Taiwan 台湾この20年の間にもっとも切ない物語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