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長當選人柯文哲今(11)日出席「自己的局長自己選」五位勞動局長備選人公佈記者會,會後面對媒體詢問時,柯文哲針對近日關於勞動局局長遴選的輿論反應表示,他想到前幾天跟親民黨宋楚瑜主席會面時,宋楚瑜跟他說的話:「為政之道無他,心存百姓,耐煩而已。」柯文哲坦言,遴選委員的遴選過程風風雨雨,新聞一大堆,有時候想說算了,乾脆自己指定一個就好,不用這麼麻煩。柯文哲表示,國家還是要慢慢地前進,因為他在這次選舉中很大的信念:「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柯文哲當市長,不是他一個人去當市長,而是把市長的權力拿回來,交還給全體市民,只不過在交還的過程中,似乎也無法一次到位。
柯文哲說,他自己檢討過勞動局局長遴選的幾個問題,第一,組織遴選委員的時候是在選前,所以不支持他的人根本就不會參加遴選委員會;第二,當時很多遴選委員還要求可以來開會,但要求匿名,包括健保局工會的楊碧甘,顯示這個國家還是很多人心中有警總,這也是政治上的事實;第三,遴選辦法裡沒有規定遴選委員不得中途退出,變成候選人。
柯文哲說,當時他在看遴選辦法時也沒有特別加這一條,因為他在台大醫院時,看到選外科主任或醫學院院長,常常也是先拼上遴選委員,中途再退出去當候選人;第四,這次遴選委員都是「理事長」,會當到理事長的都有一定年齡,後來發現這些理事長選出來的人跟網路世代的期待好像有點落差,所以網路上一片罵聲,原因就出在這裡。
柯文哲說,當時想說遴選委員一定要德高望重,就全部都選理事長,25個遴選委員中22個是理事長,2個學校教授,這些理事長跟網路世代有點差距;最後,這次的選舉,外勞沒有投票權,因為是用身分證字號登記的。
柯文哲表示,這次遴選不敢說每個都很成功,但他每次在反省當今台灣的政治困境是什麼?常常大家在批評馬英九總統在鏡子裡找人,後來就形成一個小圈圈、想法都一樣,他認為如果要走出這種困境,「眾人的智慧應當超越個人的智慧」這是他另外一個政治信念。
柯文哲說,他每次都相信一對一沒人會是他的對手,但十個打一個他就一定打不過,因此他慢慢相信眾人的智慧會超越個人的智慧。
他表示,針對這次的各種遴選,事後都會檢討、再修正,但是,「民主失靈不是廢棄民主,而是更民主,民主失靈要用更民主的方式解決,而不是走向獨裁」。
柯文哲表示,他的市府局長人事的選擇原則上會走向開放,而不是因為怕麻煩就自己一個人決定。
他指出,目前還有研考會主委在網路上徵詢,這個職務實在太重要,但似乎來應徵的人選多是一些舊官僚,所以他乾脆就向天下徵才,這也是一個態度。
柯文哲說,這次勞動局長遴選的紛紛擾擾,既然是他決定的,他還是負責政治成敗,他也檢討過犯的錯誤,如果將來還有機會要遴選其他的局長,應該怎麼設計,會再擬一套制度,國家就是在這樣當中跌跌撞撞往前進步,只要台灣社會越來越好就好了,不要越來越壞。
記者詢問是否打算把遴選過程完整公開,柯文哲回應,遴選辦法應該公開,這沒問題,遴選分數要不要公開則持保留態度,因為最後五個人選還有上網投票的程序,不要在投票前干擾。但如何從25個變成10個,10個變成5個,這過程會透過新聞稿向社會公告。記者追問可否在投完票後公開分數,柯文哲也反問大家的看法,他是覺得那這樣以後沒有人敢來當遴選委員,事後還要被捅一刀。
柯文哲說,針對這個需求他會再思考看看,是否在選後把分數匿名公開,他考慮看看,好或不好,他會回應。
記者詢問是否可接受備選人中有兩人分別有詐欺跟違反律師法前科,柯文哲坦言,今早幹部會議中,辯論最激烈的就是這一條,到底社會對犯過錯誤的人是永遠不錄用還是怎麼樣?柯文哲表示,討論其他局長時也面臨這個問題,如果社會用這種態度,那坐過牢的人怎麼在這個社會生存?
柯文哲說,他個人主張,這可以是一個考慮的因素,但是不要佔太大的比例。柯文哲表示,今天幹部會議到最後還是沒有結論,明天還會繼續討論這個問題,這是價值問題,他個人主張不應當這樣,但好像這些搞政治的都認為應該是這樣。
柯文哲笑說,不僅他跟整個社會互相適應,他跟自己的團隊也在互相適應,他重申,這是一個考慮因素,但不要視為絕對的禁忌,不然坐過牢的一生再也沒有機會,他跟團隊還在討論、妥協當中。
記者轉述賴香伶認為這次遴選委員同質性太高,工運人士不喜歡,柯文哲坦言,25位遴選委員中有22個工會的是理事長,同質性高、年紀偏大,所以跟網路世代有落差。
媒體五個人選中屬意誰,柯文哲笑說「本人不可在選前影響投票」,且好幾次他投的跟最後出來的都不一樣,他懷疑自己跟這個世界脫節。
對於如何防止灌票和私心,柯文哲說,投票是需要預先去登記,已經截止了,所以沒辦法灌票。至於遴選委員之間互相拉票,柯文哲說他也覺得會有這個情況,在人的世界裡就是有這種問題,但他這次選舉也是每天叫大家跟爸爸媽媽拉票,而國家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當中,慢慢往前進步,他對這次的遴選,基本上還是以正面態度肯定,總比他一個人關在房間裡面想、勾一個,每天接一大堆電話,乾脆就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