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指出,918蘇格蘭獨立公投,進入熱戰階段,不過,近來一些民調顯示,獨立派的民意支持度,持續落後統合派(或稱維持現狀派Status Quo)約14個百分點。反對獨立說No陣營的支持度為57%,相對於贊同獨立說Yes的一方為43%;二者之間的差距依舊相當明顯。
918蘇格蘭獨立公投前夕的倒數第二場90分鐘的電視辯論會,8月25日於《英國廣播公司BBC》電視台展開。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委託英國ICM民調公司,於電視辯論結束後,調查505位收視民眾所做出的現場民調(Snap poll)發現,支持蘇格蘭獨立的民意佔71%;而主張與英國維持統合關係者,只得到29%的支持度。顯見,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Alex Salmond)在這一場獨立公投辯論會,表現出色,然而,距離918獨立公投只剩下約3週時間,支持蘇格蘭獨立的人氣,能否拉抬尾勢,突破重圍,讓關心這項獨立意識發展,以及大英政局走勢的民眾,既好奇又期待。
《BBC》的報導,引述蘇格蘭首席部長薩蒙德呼籲指出,讓蘇格蘭的未來,緊緊握在蘇格蘭人的手裏,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建設一個更美好的蘇格蘭,他並表示,蘇格蘭已經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GDP產值超過英國、法國和日本,只是許多人感覺不到。如果蘇格蘭人投贊成票,那麼我們將會是世界上宣佈獨立國家裡面,最富裕的一個。
然而,光是喚醒人民的民族主義心聲,就能讓一個國家走出穩健可行的獨立康莊大道?《彭博通訊社》(Bloomberg.com)專欄作家吉博特(Mark Gilbert),就持質疑觀點指出,民族主義的獨立建國呼聲,誠然動人;現實的困境,卻會讓獨立夢想,難以如願以償。
執政的蘇格蘭民族黨SNP(Scottish National Party),多年來,持續將獨立理念化為具體政治行動,並於去年11月發布,長達670頁的《蘇格蘭獨立公投白皮書》,然而,綜合英國境內多家媒體民調發現,支持維持現狀者,始終勝過獨立派超過10%。另一方面,對蘇格蘭未來走向意向不明民眾,始終維持在11%至14%之間。顯見,蘇格蘭獨立運動確實出現一些難以突破的結構困境,原因歸納如下:
財政前景不明
彭博通訊社專欄作家吉博特指出,蘇格蘭人對於獨立抉擇出現猶豫不決;世界上的財經團體卻對獨立一事,給予無情看跌,並認為蘇格蘭北海油田盈餘,並不足以支撐蘇格蘭成為一個富裕國家。就財政角度而言,一旦蘇格蘭脫離英國獨立,首先,就面臨到英國銀行,要求脫離出來的蘇格蘭皇家銀行,攤還過往鉅額負債款項。一個名為費森諮詢(Fathom Consulting)的財政顧問公司,將蘇格蘭不樂觀的財政前景,與希臘情況相提並列。
作家吉博特引述該顧問公司的看法指出,通往一條財政獨立且富有活力的獨立蘇格蘭之路,唯一路徑,就是蘇格蘭能囊括幾近所有的北海油田資源,而且銀行要零負債(譯註:獲致此一前提,現實情況,確有困難)。一旦獨立之後,就會面臨油田資源分配,以及銀行負債攤還問題,此一財政收支失衡問題,將直接導致蘇格蘭借不到國際資金,從而讓蘇國財政緊縮,並因而步向衰退(Recession),從而使蘇格蘭步入比幾年前希臘經濟大衰退,更為嚴重的覆轍。
獨立貨幣政策爭執不休
《BBC》報導指出,英格蘭和蘇格蘭1707年合併而成大不列顛王國(Kingdom of Great Britain)。獨立後的蘇格蘭是否保留現行貨幣安排問題,是支持獨立派的薄弱環節。獨立後是否還能延續目前與英鎊的「匯兌聯盟」,英鎊在蘇格蘭是否仍是通用貨幣?目前「獨派」並沒有給出令人信服的說法。薩蒙德表示,假如獨立,「很有可能」延續目前的貨幣安排,但倫敦方面已經表示不可能,英格蘭銀行行長卡尼也曾對延續現有安排表示懷疑。上週英國民調顯示了,53%的受訪者認為假如蘇格蘭獨立,就應該停止使用英鎊。
匯豐控股董事會主席道格拉斯·弗林特(Douglas Flint)在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撰文說,蘇格蘭貨幣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可能觸發資本外逃,導致蘇格蘭的金融系統「陷入麻煩」。他指出,目前的貨幣聯盟是蘇格蘭經濟賴以興盛、金融得以穩定的基石;不過,他認為英國三大政黨決定不考慮與獨立的蘇格蘭結為「貨幣聯盟」。
自由市場派經濟智庫亞當·斯密研究院(Adam Smith Institute)上週四表示,獨立後的蘇格蘭如果繼續使用英鎊,那麼經濟有可能「興盛」,因為單邊使用另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為該國金融業注入一種無可比擬的紀律約束。然而,薩蒙德所領導的蘇格蘭民族黨SNP,則希望獨立後的蘇格蘭仿效歐元區樣式,與倫敦建立「另類貨幣聯盟」(譯註:其不確定性相當高,而且英國不一定會接受)。蘇格蘭民族黨所主張的不確定性貨弊決策,亦連帶讓蘇格蘭人民的未來想像,埋下不安因素。
北海石油資源
《BBC》報導指出,蘇格蘭獨立與否的辯論中,另一個爭執激烈的問題是蘇格蘭的財富寶藏,即北海石油。自1970年代早期開始,北海油田已經開採了約420億桶原油,為英國財政和蘇格蘭經濟做出重大貢獻。9月18日公投,如果讓愛丁堡和倫敦之間長達300年聯盟的「依存臍帶」告終,北海的油氣財富分配,將成為辯論焦點。蘇格蘭愛丁堡方面提出了幾個版本的未來原油稅收預測,最樂觀的估計是今後五個財政年度內北海油氣可帶來387億英鎊;而倫敦方面的預測則為176億英鎊。
多數分析家的預測認為,英國北海大陸架的油氣產量今後幾年內將逐年下降,開採成本也將隨之攀升。北海油田屬於成熟的油氣田,經過長時間的開採,其儲存量將逐年遞減,而且採油管道、平台等基礎設施老舊,容易開採的地方都已經開採。因此,北海石油資源,是否能夠支持蘇格蘭的持續繁榮直到2050年,不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