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一路救到掛?不救到底不孝?醫改會:8成民眾寧善終少拖磨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一路救到掛?不救到底不孝?醫改會:8成民眾寧善終少拖磨

 2014-12-11 23:19
醫改會11日公布民調指在人生最後一哩路,八成六民眾要善終不要折磨,醫改會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推行「向無效醫療說STOP」運動。(圖由醫改會提供)
醫改會11日公布民調指在人生最後一哩路,八成六民眾要善終不要折磨,醫改會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推行「向無效醫療說STOP」運動。(圖由醫改會提供)

「一路救到掛」的末期維生醫療,究竟是延長病人壽命,還是徒增「痛苦餘命」?醫改會今(11)日公布民調指出,八成六民眾寧選善終減少折磨,對此,醫改會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推行「向無效醫療說STOP」運動,教病家學會與醫生溝通末期醫療抉擇,完成「尊嚴善終莫拖磨」的心願。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召開記者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依該會12月1日至8日進行的「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結果,86%選擇「死亡的煎熬過程越短越好」,選擇無憾善終而非忍受延命的痛苦。

之前媒體調查,九成重症醫師認為無效醫療是「家屬不放手」,劉梅君表示,不放手的真相,是面對生死善終考題時,徬徨無助的病家不知何時、如何放手,加上生死關頭的病情討論常出現「醫病溝通落差」,以致讓末期病人不明就理地服用「死亡套餐」,插管、洗腎、強心針等一路搶救到掛。

劉梅君舉健保最新統計,2013年每100位死前曾住院者,有32位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29萬元。但這種「一路救到掛」的末期維生醫療,究竟是延長病人壽命,還是徒增瀕死前的「痛苦餘命」呢?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認為,末期病家在面對危急情況時,大部分沒有預立自主醫療計畫,一旦聽到醫師常說「就看家屬要不要繼續救」、「要不要給一個機會,再拚拚看」等話語,家屬並不能意會到病人其實在承受無效醫療,更不知要付出的痛苦代價,以致會錯意而不敢放手,加上「不救到底=不孝」的迷思,只能接受「死亡套餐」。

醫改會強調民調中多數人期待適時放手以善終,但現行健保論量計酬制度卻鼓勵醫師多提供醫療,而在專業不對等下,病家並不知怎麼問對問題,醫改會推出「醫病五溝通」代替「醫病無溝通」,幫助病患家屬問對問題,思考醫到哪裡可以放手。同時呼籲健保署提供更完善的「健保好命善終給付」政策,取代「一路救到掛」的無效醫療讓家屬坦然安心的放手,還給病人尊嚴善終的基本人權。

「醫病五溝通」洽02-2709-1329,或上醫改會網站臉書下載。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