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轉載】一個醫師家族 一頁台灣劍道史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轉載】一個醫師家族 一頁台灣劍道史

 2017-07-19 08:25
桃園劍道故事館由原銀格醫院改建而成,素雅的空間設計,正呼應劍道端正沉穩、一擊致勝的精神。圖/董昱
桃園劍道故事館由原銀格醫院改建而成,素雅的空間設計,正呼應劍道端正沉穩、一擊致勝的精神。圖/董昱

桃園可以說是台灣劍道運動的搖籃,究其緣由,則與世居桃園的醫師家族徐家息息相關。開幕不久的桃園劍道故事館,前身是私立桃園醫院,透過故事館的整理和展覽,讓徐家的故事成為桃園市文化資產的養分。

徐家與劍道的淵源,是從徐銀格醫師(桃園醫院創辦人暨台北醫學大學的共同創辦人)開始。徐銀格醫師出生於日治時代的蘆竹地區,自小接受日式教育,劍道和柔道是當時台灣小學生必修的體育科目。即使開始執業後,徐銀格醫師對於劍道的熱情也始終不曾中斷,不僅積極參與劍道活動,更成為台灣第一位獲得劍道最高榮譽9段的「範士」;他還出資出力、推動創立「中華民國劍道協會」,讓熱愛劍道的人士能夠有個交流的平台。


故事館裡所有的劍道史料,是徐彥郎和設計團隊共同花了1年時間整理出來的,如今成為台灣珍貴的文化資產之一。圖/董昱

讓劍道界聞風喪膽的徐家班傳奇

徐銀格醫師育有6子,孩子也大多是醫生。其中,徐恒雄醫師排行第3,對於體育運動有著特別濃厚的興趣。自小在父親日式教育的薰陶下,開始接觸劍道,長大後因為體格強健,加上愛打籃球,曾經參加縣代表籃球隊,日後他更將籃球的戰術和走位,運用在劍道之中,創造出屬於徐家的獨家密技。

隨著徐銀格病逝,徐家對於劍道的投入轉由徐恒雄醫師接手,徐恒雄遵循父親遺願,辭去台北醫職返鄉,於自家擴建的綜合醫院擔任副院長一職,開始醫劍深耕於桃園,好為人師的個性,讓他培養出一群劍道好手。這批徒子徒孫,就是後來在劍道比賽中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徐家班」,他所帶領的桃園劍道代表隊,締造了連續23年台灣區運動會總冠軍的歷史紀錄,更曾經4度締造世界盃劍道賽第3名的佳績!


徐恒雄的母親常以點心水果親切招待子弟兵,常隨團出國加油打氣,學生特別在區運會13連霸後送給「先生嬤」紀念獎牌以表孝敬之心。圖/董昱

回應一區一故事館 重現劍道史料

天妒英才,徐恒雄在一次檢查中被確診為肺腺癌第3期。身為醫生世家的徐家人都知道痊癒機率不高,排行老五的徐彥郎開始思考,如何讓父親與兄長在劍道運動所締造的光榮事蹟,可以被更妥善的保存、傳承,並且為更多人所知。2014年徐恒雄醫師過世後,剛好當時鄭文燦市長提出「一區一故事館」的願景,讓徐彥郎萌生靈感。在徵得家人同意後,徐彥郎開始著手規劃,將徐恒雄的診所和故居改建為「劍道故事館」,希望能夠以微型展覽館的方式,延續家族的記憶與光榮。

籌建故事館的過程一點也不輕鬆。徐彥郎分享道,當初為了營造故事館的氛圍,他還不惜毀約更換設計團隊。因緣巧合下,才認識了與他理念契合的王耀邦設計師。有別於傳統的空間設計師,王耀邦認為,設計的問題不在於經費,更重要的是設計師對於材料的掌握和詮釋,透過適當的加法和減法,才能在空間中呈現出具有深度的歷史感。對王耀邦而言,真正施工的時間其實並不長,反而先投入整整1年的時間,研究整理徐家的陳年資料,並不斷溝通確認,總時程花了21個月。

看著設計團隊對於材料的認真,徐彥郎才放心將空間交給團隊。「不管是使用的材料、還是呈現資料的方式,我希望故事館不是只是一般的博物館,而是一個真的與劍道密不可分的地方——就如同這間房子當初和我哥哥的關係一樣。」徐彥郎說,正是對於房子用途與經營理念的堅持,才讓故事館成為今日我們所見的樣貌。


「劍道故事館」記錄著徐恒雄帶徐家班南征北討參賽、寫下台灣劍道的光榮歷史。圖/董昱

徐恒雄 教人以劍 更授人以德

「哥哥曾經在籃球場和人打賭,1對3鬥牛;如果他贏了就要對方來跟著他學劍道。」回憶起哥哥的生平,徐彥郎有著說不完的故事。他說,哥哥開始執業後,雖然忙碌,但仍利用業餘時間教人打劍道。劍道因為帥氣的配備以及特別的動作,很快吸引不少本地年輕人的興趣。隨著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徐恒雄開始把自己的住家開放給學生使用,成為大家交流切磋劍道的大本營。徐恒雄平時除了看診之外,就是和大家一起鑽研劍道。

雖然飽讀詩書,徐恒雄卻不會讓人感覺很有距離感,長時間和學生互動,其中不乏邊緣孩子,徐恒雄不僅指導他們劍術,在生活上也扮演楷模的角色,以身作則的教導他們實踐「劍德一心」的精神。而隨著徐家班在國際上越來越知名,雖然也開始獲得政府部分補助,徐恒雄仍經常自掏腰包,帶學生到國外比賽、參訪、增廣見聞。學生回憶起徐恒雄,不僅將他視為劍道教練,更是人生中無可取代的生命導師。


徐恒雄親手調教的子弟兵超過500人。這面牆展示了他所用的盔甲、用品、獎盃及相關記錄,最是容易睹物思人。圖/董昱

三層私人老屋 展演文武內涵

在建築文化上,桃園劍道故事館可以說是全台灣老屋活化的特殊案例。不只因為它是1幢私有住宅,其中的設計與理念也相當值得學習和參考。這個故事館,同時保留了私人與公共的空間。故事館的1樓和2樓,主要是作為交誼廳和小型文化表演場地使用。2樓擺放的平台鋼琴,其實是徐彥郎的個人興趣;只要有機會,徐彥郎就會邀請好友來此相聚,交流對於音樂的心得和想法。「雖然哥哥很優秀,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徐彥郎說,自己雖然與劍道無緣,但是對於音樂卻頗有心得;2樓的音樂廳,也因此成為他個人心靈上的一塊保留地。

劍道故事館真正的場地位於老屋的3樓。故事館中呈現了父兄的故事與台灣劍道歷史,也展示徐恒雄的劍道盔甲、攝影作品、以及子弟兵的征戰紀實。其中的設計與展示方式,充分利用了老屋與劍道的相關元素。鐵網狀的展覽背板,是劍道面具意象的延伸;天花板懸掛的木劍,是每個弟子按輩份簽名後捐出的珍藏。


徐彥郎在2樓規劃了音樂展演場地,讓這棟樓文武兼具,也是他為自己和好友保留的心靈空間。圖/董昱

一段家族史 也是一頁劍道史

另外,徐恒雄除了善於體育,本身也曾經參加過攝影社,熟悉影像技術;在數位科技尚未發達的年代裡,年輕的徐恒雄就會在競技現場錄製比賽實況,帶回來和學生做深入討論,分析每場賽事的勝敗關鍵。將醫學教育中的科學態度帶入劍道運動,不僅是「徐家班」養成的獨家方法,之後也被其他國家訓練劍道團隊學習採用。也因此,故事館中也規劃有徐恒雄的攝影作品,讓人們可以更深入認識這位桃園的奇才。

走進劍道故事館,人們除了可以感受徐家濃厚的情感,也能見證徐恒雄傳奇的人生。透過故事館的規劃和籌建,這裡從徐家緬懷家族自得其樂之所,轉變為創造桃園地方故事與記憶的殿堂。雖然空間不大,卻時時敞開大門等著人們走進去,一起感受桃園人文與劍道的歷史與魅力。


徐彥郎撫劍思人,回憶起父兄奉獻劍道的點點滴滴。圖/董昱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2017年3月號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