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新聞分析】政府反應慢半拍又不知所措的4G決策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新聞分析】政府反應慢半拍又不知所措的4G決策

 2014-09-03 19:54
台灣五大業者陸續開啟LTE規格4G業務,但原被政府指定為我國4G規格而投入的WiMAX業者,卻陷入進退維谷局面,凸顯馬政府慢半拍與缺乏願景的科技決策。(圖為馬總統參加4G論壇資料照片,中央社)
台灣五大業者陸續開啟LTE規格4G業務,但原被政府指定為我國4G規格而投入的WiMAX業者,卻陷入進退維谷局面,凸顯馬政府慢半拍與缺乏願景的科技決策。(圖為馬總統參加4G論壇資料照片,中央社)

科技日新月異,在商場上尤其是科技業的產品規格競爭往往勝者為王,敗者淘汰,從前的錄放影機Beta系統與VHS系統的競爭、DVD的下一代光碟HD(東芝領導的HD DVD)與BD(SONY領導的Blu-Ray Disc)之爭,最後VHS、BD勝出,市場走向今可立見。當競爭失利,策略失敗時,民間業者可以壯士斷腕,淘汰業務,但換作政府產業策略失誤時,是否勇於急流勇退,勇於認錯改進,卻是攸關這些特許業者「生機」的重要關鍵。

歷史不能被遺忘,更會一再重演!4G(第四代行動通訊系統)的技術標準之爭,正慢慢走上老路,然這場仗攸關一個國家電信通訊與數位匯流整合發展,不同於錄放影機、光碟產品規格之爭,在這場數位科技規格大戰中,台灣的LTE與WiMAX的競爭,卻血淋淋的凸顯出政府對科技產業政策的缺乏應變機制與長遠規劃。

WiMAX與LTE之爭 台灣選錯邊

WiMAX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最早是2004年由晶片大廠英特爾(Intel)宣布投入,2005年英特爾再與當時手機大廠諾基亞(Nokia)推出WiMAX v1.0,由於規格確立早,且與WiFi等設備互通性高,英特爾積極遊說美、日、澳洲、韓、台以及非洲等新興國家加入佈建,高峰時,全球有140多個國家參與WiMAX的計畫。

當時台灣為了搶得4G先機,宣布將WiMAX定為台灣4G網路技術,2007年NCC開始受理WiMAX營業執照申請,並發出6張執照,得標廠商包括全球一動、威邁思電信、大眾電信、遠傳電信、大同電信和威達有線電視等,但當時國內三大電信商僅遠傳參與,其餘仍在觀望。

2006~2010年之間,WiMAX與LTE規格正進行激烈的競爭,雙方各自較量,然隨著LTE規格逐步確立,強調低功耗、易於以既有的2G/3G設備升級等優勢,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等紛紛轉向LTE規格,當2010年北美三大電信商投入LTE陣營後,WiMAX聲勢驟降,英特爾也宣布裁撤WiMAX,隨後國際電信聯盟(ITU)正式把LTE納為4G標準,此時,4G大戰幾乎已經確定由LTE勝出。

全球WiMAX業者轉向 只有台灣沒反應

但是,當2010年英特爾無預警改組在台WiMAX計畫辦公室時,我們的政府不但不緊張,還不斷拍胸脯保證台灣WiMAX沒有英特爾沒關係,有了政府的保證,WiMAX業者繼續投入WiMAX的建置與投資。

反觀國際間,俄羅斯於2010年宣布轉向LTE,並於2013年停止WiMAX服務;美國最大WiMAX營運商也於2011年宣布轉向TD-LTE,同時決定到2015年之前,採取WiMAX與TD-LTE雙模服務;馬來西亞於2011年宣布轉向LTE,同樣至2015年之前,與美國一樣維持雙模服務,菲律賓在2012年也宣布部屬LTE網絡,決定退出WiMAX系統。

國內WiMAX業者並非沒有意識,早已在基地台設備上預留升級轉型的空間,政府一方面發展LTE,一方面也給予技術升級的承諾,因此當初在LTE執照競標上並未積極投入,隨著LTE系統開台,我們的政府,包括科技部、NCC,對現存WiMAX業者轉型與未來非但沒有更積極的行動,反倒是先決定把WiMAX業者使用的2600MHz釋放給LTE業者,後又以基地台建置不足打回大同電信執照的換發,讓WiMAX業者陷入恐慌。

缺願景與規劃的決策比選錯邊還傷

雖然政府決定採用WiMAX標準,以當時時空環境來看,並無對錯可言,但當世界潮流出現急遽變化時,政府卻未積極反應,拿出應有的作為卻是事實,電信產業屬於特許事業,WiMAX業者在信任政府下,頭不但洗了,連身體也都下水,卻因政府策略慢一步,造成可預見進退維谷局面。

姑且不論大同電信基地台建置是否不足,眼看LTE的4G業者敲鑼打鼓,開張大吉,當初被政府捧為明星的WiMAX業者不但看不見政府積極輔導轉型的心意,頻譜還被拿出來拍賣,無怪乎今天上街頭的WiMAX業者大罵政府擺明以「養、套、殺」策略扼殺業者生存空間,甚至還要求政府國賠,讓亂無章法的政府科技產業決策一一現形。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