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將舉行「文化盃校歌比賽」,由於歌詞裡充滿濃厚的黨國思想,學生除發起罷唱外,也展開連署廢止校歌,呼籲各系罷唱抵制,對此,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今(27)日批評,國歌與政大校歌都是黨國時期的產物,完全悖離轉型正義的原則,不符民主國家規格,是在褻瀆人民的共同意志,呼籲校方先取消校歌為比賽指定曲,「校歌的問題,我站在學生這一邊」。
陳芳明今天在臉書發表「我對政大校歌的看法」,指政大曾經是最保守的校園,現在已是國內最開放的學校之一,且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領域都非常卓越,身為政大人,他一直希望政大可以成為台灣民主的指標。
他表示,昨天接受採訪時,才驚覺學生正在發起罷唱校歌的運動,「這是遲早的事」,整個社會朝向民主道路前進時,黨國時期的政治文化也應成為公開討論的議題,政大校歌已不符時代精神,在校內幾個重要場合曾經聽過,「總覺得心裡非常不安」。
陳芳明指出,傳授學生知識,在於提升人文心靈,至少對於太多權力支配的事實,他一直鼓勵學生勇於批判,勇於介入,尤其在文學史或文學批評的課程,他告訴學生,這個世界充滿太多權力支配,無論是性別的、族群的、階級的,隨處可見,但是在校園裡,卻仍然殘存著黨國時期的校歌。
「實行三民主義是吾黨的使命,建設中華民國是吾黨的責任」,這是落伍的歌詞,陳芳明說,知識是隨著時代進步,政大校歌卻朝著歷史走回頭路,現在這首校歌,竟是學生合唱比賽的必唱歌曲,這又違背了讓心靈開放的做法,校歌要如何革新,茲事體大,學校主其事者要慎重考慮,至少應先取消校歌做為合唱比賽的主要歌曲。
陳芳明提醒,當國歌與校歌都是黨國時期的產物,這完全悖離轉型正義的原則,如果國歌的內容不符民主國家規格,等於在褻瀆人民的共同意志,同樣的,校歌歌詞違反了學生所嚮往的民主精神,就要嚴肅考慮如何改寫,他深信,知識不只是在未來社會可以運用,而應該在校園裡就馬上可以實踐,「校歌的問題,我站在學生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