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上個月川蔡通電及川普質疑美國「為何要受一中政策的束縛?」震撼全球。其實由2011年出版的「致命中國」(納瓦洛Peter Navarro、安一鳴Grey Autry合著)及兩年前問世的「2049百年馬拉松」(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著)就看到美國早有人逐漸在反省檢討中國政策了。
即將代表台灣率團參加川普就任的賀使團團長游錫堃,他在2006年擔任民進黨主席時,曾受邀至美國傳統基金會演講,當時他以「民主崛起才是和平的保證」為題,引用康德主張:「惟有普遍的民主與共和體制,才有永久和平」提醒美國,「和平崛起不一定帶來和平」、「中國也唯有民主崛起才能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其時距離中國(2003)提出「和平崛起」告訴世界「崛起中的中國對世界是機會而非威脅」;美國(2005)提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重新定調對中政策為時不久。
當時,游錫堃也憂心提及,一個逐漸壯大、非民主、威權體制的中國,會利用她的經濟的力量去傷害他國民主制度的正常運作,「她能傷害台灣,當然也能傷害其他國家」十多年來,這項憂慮果然成真。中國經濟上操縱匯率、傾銷、以國家資源補助國內企業跨國購併他國重要企業等;軍事上不斷擴張軍備威嚇鄰國,引起日中摩擦、台海緊張;南海造地更直接衝擊東南亞的和平與穩定。
十年過去了,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外界也預期川普政府可能會調整美國的國際政策、勢必影響美中台的互動,而游錫堃這篇對美諍言「民主崛起才是和平的保證」,似乎值得重新給美國新政府面對中國的基本態度再一次提醒:民主,才是王道。
以下即是游錫堃當時的演講書面內容,推薦給各位讀者。
中國的崛起對世界是機會還是威脅,一直是國際政治的熱門話題。2003年中國提出了所謂的「中國和平崛起」的口號,成功地引起國際上對和平中國的想像與討論。中國想要告訴世界,崛起中的中國對世界是機會而非威脅。
但是,這與我們從歷史中所學到的教訓不相同。人類歷史證明和平的口號本身不會帶來和平。「和平崛起」如果不是一個口號,充其量也只是一個主觀的、無法自我實現的陳述。當今世界和平必須以民主為基礎才能實現,唯有「民主崛起」才是和平的最佳保證。中國也唯有「民主崛起」才能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
國際政治史告訴我們,一個新興的強權,除非是民主國家,通常會不惜引起衝突與戰爭,尋求改變現有的遊戲規則。20世紀初,美、德、日均是當時新興強權,後來德、日出現納粹與軍國主義,將全世界捲入戰禍,美國卻扮演穩定世界和平的角色,其關鍵就在於「民主」。
惟有民主崛起,中國才可能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沒有民主,「和平崛起」將只是一個美麗的口號,昔日的德、日也大談和平,但是如今納粹與軍國主義的主要特徵,諸如 : 狂熱的民族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對強權政治的鼓吹、對人權的否定、對暴力的歌頌、對強人的崇拜等均出現於現在的中國。我認為非民主的、集權、一黨專政的中國的崛起,很可能帶來衝突與戰爭危機。
民主台灣正遭受威脅
台灣從國民黨威權體制轉變成民主國家,一路走來雖然非常艱難,但我們感到無比的驕傲。百年來台灣人民對民主自由的嚮往,累積一股無可抵擋的力量,一步一步地打破國民黨的威權體制,開放黨禁與報禁,選出真正代表台灣人民的新國會,並在1996年完成了首度總統直接民選。
代表民進黨的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勝選,和平地完成了首度的政黨輪替。新政府不但維護社會安定與經濟繁榮,也完成了軍隊國家化,公民的自由與人權都得到進一步的保障。由於台灣人民的支持,民進黨在2004年再次勝選,繼續為台灣民主的鞏固與深化努力。
當然,如大家所知的,第三波民主化過程經常伴隨著舊統治勢力的反撲而造成挫敗。台灣的國民黨雖然下台,但是國民黨等舊勢力集團仍然在國會掌握過半的席次,因此,雖然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但民進黨政府並未完全執政,在推動諸多民主改革的工作時,仍遭受強大的阻力。
當前台灣執政黨與在野黨在國家政策上最大的岐異就是國家主權與對中政策。民進黨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民黨則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民進黨強調民主,國民黨則以中國民族主義為先;民進黨對台灣未來的思考是放在如何與西方民主國家站在同一邊,國民黨則是完全依附在中國對台灣的期望上;民進黨將中國政策置於亞太戰略中來考量,國民黨把台灣的對外關係置於其對中國政策的考量之下。也因此,民進黨支持美日同盟緊密的合作,國民黨則傾向保持與美、中的等距關係。
國民黨的馬英九主席今年初(編按:指2006年)提出了「五不五要」的主張。這是一種不談國家主權,更不談民主價值,極力討好中國以維持兩岸穩定的主張。我認為這叫作「茍且偷安」!如同我前面所論述的,我們如果不積極促進中國民主化,台灣海峽的穩定將不可能,而災難卻是可預期的!
如果2008年是由國民黨勝選的話,我大膽預測,國民黨的領導人在中國民族主義的陰魂下,會採取對美、中等距的路線,並且弱化台日關係。這不僅是在政治上向中國傾斜,更重要的是,台灣的民主會像香港一樣開始倒退,民主陣營給世人的信心也將遭到質疑。
中國崛起的真相
台灣民主化的過程乃是一個新興國家由威權走向民主社會的重要典範,這不但這是民主陣營的驕傲,也是全人類的共同資產。台灣是華語地區唯一的民主國家,是戰後由經濟開放走向政治民主成功的典範,也是世界公認最有可能促成中國民主化的堡壘。
國際社會一直期待透過與中國的交往,來促使中國成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與民主社會。但是現在經濟開放的中國卻展現了反撲民主的惡行。香港的言論自由幾乎喪失殆盡,2007年直選特首的承諾也跳票,香港的民主倒退已不容否認。中國還變本加厲,大肆干預台灣內部的政治事務,試圖摧毀台灣民主體制的正常運作。有太多例子可以說明這樣的情形。
例如:
(1)中資滲入多數台灣媒體,影響大眾輿論。
(2)以商業利益威脅台商改變政治主張與信仰,不但不敢維護人權與自由,還被迫公開表態支持中國的對台政策。
(3)威脅台灣學者在言論上自我設限,以免被限制進入中國研究與交流。
(4)孤立執政的民進黨,籠絡主張中、台合併的在野黨,致力分化台灣。
(5)逼迫台灣許多反對黨的政治人物,包括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先生及親民黨宋楚瑜主席,在北京不敢維護台灣主權,提及中華民國國號與普世價值的民主自由。
(6)中國甚至要求yahoo、google等美國公司對台灣網路進行審查,企圖壓迫台灣人民言論自由的空間。
台灣的經驗顯示,一個逐漸壯大、非民主、威權體制的中國,會利用其經濟的力量去傷害他國民主制度的正常運作;他能傷害台灣,當然也能傷害其他國家。我認為現在的中國正以漸進的方式,侵蝕著美國在世界各地所建立的「民主同盟」的基礎。
當前東亞地區呈現出「海權民主國家」 (maritime democracies)與「陸權非民主國家」(continental non-democracies)兩大集團對立的態勢,而台灣正處於此一地緣戰略線的最前緣。中國對台灣的打壓,意味著對民主陣營的反撲。一個向中國傾斜的台灣,不僅將對亞太區域的權力平衡帶來重大的挑戰,也勢必影響到民主陣營的保障與發展。
面對中國八百顆飛彈針對台灣並大幅度擴充軍備,台灣海峽兩岸的武力均衡漸向中國傾斜,台灣必須加強自我防衛,提高國防預算,積極購買防衛性武器,展現捍衛民主及主權的決心。
但是,基於對民主價值的堅持及生存的務實考量,我們無論如何都會盡全力來促使中國民主化。因為,只有民主的中國才能成為「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才能確保亞太與世界的和平,也才能永久確保民主的台灣。
國際社會應該支持民主台灣
偉大的德國哲學家康德在『永久和平論』中主張,惟有普遍的民主與共和體制,才有永久和平。我堅信,惟有民主自由制度在世界推廣擴大,國際社會才能擁有真正的和平與繁榮。
我要再次重申,台灣的民主典範得來不易,而且正遭受嚴重的威脅!台灣是促進中國民主化最重要的堡壘。鞏固台灣民主,將是擴大亞洲民主社群的關鍵。國際社會應該將台灣視為民主擴大(enlargement)的資產,對於台灣面臨中國的威脅與危機,國際社會應該給台灣最堅強的支持。
事實上,今天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不是中國,而是自由民主陣營的所有國家。因為問題不在於中國政府要不要選擇民主的道路,而是以美國為首的所有民主社會成員是否要引導中國13億人民爭取自由與人權,選擇自由民主的道路,讓世界邁向和平。
身為民主陣營的一份子,我相信台灣必定能夠為民主擴大做出貢獻,有朝一日能夠讓13億中國人也享有自由民主,就像許多年前各位曾經為台灣付出的努力一樣!今天我提出中國「民主崛起」的看法,就是希望提醒美國政府與友人,促進「民主」才應該是美中政策的重點!沒有民主中國就沒有民主台灣的確保。惟有民主的崛起才是真正的和平崛起。
(2006年9月14日 民進黨前主席游錫堃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的演講)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