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 我的未來只是夢?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我的未來只是夢?

 服務業 2015-05-21 11:0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和公司同事聊到現今職場上人才流失與人力資源素質問題,這位主管級同事感嘆10幾年前他進公司的薪水和現在公司新進的年輕同仁薪水的起薪值一樣,但他還能存錢買房子,但現在同事根本很難存錢買房子,尤其結婚生小孩後更無力負擔房貸支出,不敢奢想買房子,因為現實問題壓力同仁會出現騎驢找馬心態,那兒草比較茂盛就跳槽了;以前我們進公司都是默默耕耘,努力學習,不會一直主動要求升遷加薪,公司一樣會不斷培訓你,只要願意學習都能得到陞遷、加薪機會,但現在年輕人進公司就先問薪資待遇、陞遷福利,只會先問公司能給我什麼,不問我能再公司學到什麼或貢獻什麼,即使勉強待一段時間,享受完公司提供的完整在職訓練,一旦公司提供陞遷加薪條件不符合期待,立馬拍拍屁股走人,企業想用才、留才、育才似乎越來越難。

個人淺見這是整個社會結構、教育政策與文化制度建立的問題。少子化社會,父母親極盡疼愛保護孩子,孩子吃不了苦,挫折忍受力低,重享受,不願接受挑戰,容易自傲不願虛心學習。也因為父母的保護,在學校老師不太敢用心盡力管教孩子,說要親師合作,有時親師在某個教育觀念無法達成共識或取得平衡,老師為了保護自己的飯碗,與家長溝通失敗通常會選擇邊緣化孩子,變成雙輸局面。

孩子進入社會,競爭激烈,薪資無法達到自己心目中所希望的標準,加上稅制不公,年輕人已經賺得不多,卻要繳萬萬稅,單身尚且吃力,結婚後只能選擇雙薪,買不起房子只能租,養不起孩子忍痛選擇不生,少子化一直循環,變成高齡化社會,年輕人要養小孩、養老人,還得存自己的退休金,根本無力負荷,甚至除正職工作外須再兼職工作勉強度日,不要說生活水準要多高,連基本的生活品質都難以維持,現實生活的殘酷讓人深切體會「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但除非有富爸爸、有家底,否則錢這個四腳怪獸怎麼追永遠追不上,年輕人被一堆現實問題壓得透不過氣來,不禁要問我的未來只是夢嗎?

追根究柢一切都出在政府的政策與制度的偏頗,總是顧此失彼,總是讓人覺得站在富人的那一端,以致於貧富差距的鴻溝一直無法消弭,而且有錢人為何稅反而繳得少?賺錢的公司為何還能退稅?政府應該嚴正重視這些問題,從教育文化、經濟發展、稅制改革等各方面政策著手,真正落實為人民謀福利,創造安康富足的生活的施政方向,真正讓人民生活在「我的未來不是夢,努力就不會落空」的期待中,真正擁有充滿積極樂觀與快樂幸福的人生,這樣的政府誰不會投他一票呢?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