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專欄】觀賞《杜林雙隨》清唱劇有感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專欄】觀賞《杜林雙隨》清唱劇有感

2021-01-11 17:10
在古色古香的大花廳,體驗台灣早期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人吟詩說書活動,確實是如今忙碌的電腦網路世代難得一見的場景。圖/陳永興
在古色古香的大花廳,體驗台灣早期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人吟詩說書活動,確實是如今忙碌的電腦網路世代難得一見的場景。圖/陳永興

2021年元月10日(周日)難得寒冬中出現溫暖的太陽,應杜聰明博士獎學金基金會董事長杜武青邀請,前往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喝下午茶並享受《霧峰林家的詩人世界》吟唱,聽到林家三大詩人:林仲衡、林痴仙、林幼春的精采故事,又有林家後人及中部地區說書人及伴奏者精采演出,在古色古香的大花廳,體驗台灣早期歷史上最重要的文人吟詩說書活動,確實是如今忙碌的電腦網路世代難得一見的場景。在連聽了三位先賢的《鹿江春曣》、《台灣雜詠》、《席上觀劇有感》詩作之後,不禁對台語吟詩之優美音韻留下難以忘懷的回味,可惜現代年輕人恐已無法用台語文創作或吟詩了,失去如此寶貴文化遺產真是台灣民族的大損失,不知政府對教育單位和文化部門有無注意到台語詩歌之優美,而思如何保存發揚之道?

欣賞過《霧峰林家的詩人世界》,再由林家後代導覽,參觀了霧峰林家宅第及古物,這是台灣重要的國家指定古蹟,不單是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價值,其中任何一件匾額、書法、傢俱、文物都是無可取代的寶貝,我看到清代台灣最好的書法家吳魯及宰相李鴻章的墨寶,真是令人駐足良久思潮翻湧,想起台灣歷史上的滄桑多變,台灣人民如何自處自救,對映林家先輩保鄉衛民、對抗威權、遠走他鄉、根留台灣的各種事蹟,頗值台灣年輕一代思考反省。如何建立自己的家園,成為民主、自由、人權、公義的國家,迄今仍是台灣人民的重大課題!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喝下午茶並享受《霧峰林家的詩人世界》吟唱。圖/陳永興

台中霧峰林家花園喝下午茶並享受《霧峰林家的詩人世界》吟唱。圖/陳永興

用完晚餐,來賓們坐車前往台中中山堂、欣賞《杜林雙隨》清唱劇,由〈台灣青年管樂團福爾摩沙留聲機計畫〉所演出的節目,主題是譜寫「開台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的事蹟,而林雙隨女士是霧峰林家林仲衡的千金,後來成為杜聰明夫人,兩人的愛情故事穿插當時歷史背景充滿挑戰和趣味的傳奇,不只唱出杜聰明博士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毅力和努力,也唱出林雙隨女士追求理想和愛情的堅持和信心,更有杜聰明博士對抗鴉片煙癮毒害民眾健康的挑戰,藉此肯定台灣醫護人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辛苦,希望台灣民眾珍惜台灣歷史上現代醫學進步過程當中,不斷努力奉獻、維護台灣人民健康的醫療人員,大家共同打造美麗的台灣!


看到清代台灣最好的書法家吳魯及宰相李鴻章的墨寶,真是令人駐足良久思潮翻湧,想起台灣歷史上的滄桑多變。圖/陳永興

令人驚豔的是台灣青年管樂團,成立於2019年,歷史雖短,卻已是台中市最傑出演出團隊,獲得2020年金藝獎,成員都是年輕優秀音樂家,在姚政龍指揮、詹維廉導演帶領下有極高水準的演出,而主演人張嘉煌(飾杜聰明)、廖淑玲(飾林雙隨)都是聲樂碩士,歌聲嘹亮、清純、雄厚、婉約、蕩氣迴腸令人感動,獲得滿堂喝采,讓我深感不虛此行,其餘演唱者及說書人也都是年輕優秀的表演者,非常傑出優秀的演出,值得給予更多的鼓勵。最後結束前全體演員及觀眾起立合唱〈叫做台灣的搖籃〉,讓人感動而眼眶濕潤,相信許多觀眾都有應該再巡迴全台多演幾場的心聲!


張嘉煌(飾杜聰明)、廖淑玲(飾林雙隨)。圖/翻攝自《杜林雙隨》清唱劇節目手冊

結束後,搭高鐵返回台北已近午夜,但我非常高興傳簡訊給杜武青董事長,向他致謝邀請我們去參加了這麼難得的文化盛宴,得以向台灣先賢前輩致敬,也知道有這麼多優秀傑出的台灣年輕世代還在文化陣線上努力,我深感安慰而甜蜜的進入夢鄉,希望能夢到我們共同愛護的台灣早日成為美麗的國家!


《杜林雙隨》清唱劇結束前,全體演員及觀眾起立合唱〈叫做台灣的搖籃〉。圖/陳永興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