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林嘉誠專文】柯文哲的選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林嘉誠專文】柯文哲的選擇

 2014-11-28 20:35
柯文哲參與台北市長選舉,他及競選團隊,在整個選舉過程所樹立的典範。(資料照)
柯文哲參與台北市長選舉,他及競選團隊,在整個選舉過程所樹立的典範。(資料照)

柯文哲參與台北市長選舉,是他人生重大選擇,他及競選團隊,在整個選舉過程所樹立的典範,包括公佈競選費用丶提出改變台灣文化丶開放政府全民參與丶超越藍綠跨越黨派丶擁抱愛與希望丶為了下一代共同創造未來丶改變台灣從首都做起丶政治素人未曾選任任何公職丶價值的選擇丶透明式預算丶成立遴選委員會選擇局處長丶設立公民顧問團丶提早結束捐款帳戶等不一而足,均成為台灣政治發展史重要里程碑。柯以選擇(choice)提出五大政見訴求,由於台灣選民一向輕估候選人政見,國民黨及連陣營在此次台北市長選舉,完全扭曲人性,極盡一切劣根性手段,使柯的政見訴求,未受到應有正視。

柯的五大政見訴求,仔細詳讀,已經大致勾劃未來市政藍圖,台北市軟硬體建設,全國首屈一指,台北市得天獨厚,乃是全國政治丶經濟丶文化中心,人才濟濟,與國際城市分庭抗禮。交通和基礎設施:舊系統大調整,包括道路統一挖補,公辦都更,解救血汗計程車,公車路線大調整,your bike。田園城市包括先進節能城市,動物友善城市,田園城市。社會照顧與安全:典範移轉,包括安心外食,食安.10安,公共褓姆,公私合營幼兒園,課後及寒暑假照顧班,銀髪照顧,緊急救護,家醫制度,貼心的醫療,警政治安。教育與創新:迎向未來,必須保持開放,包括均優質化高中職,實驗教育,觀光,讓世界愛上台北,文化夢工場,流行音樂,讓台北成為創業的搖籃,智慧城市新經濟,公益企業。

民主2.0:享受城市的權力包括I-voting,參與式預算,租金補貼與公共住宅,文化自治。成立公民顧問團,承諾當選就職後設立公民委員會,由各行各業代表組成。市政顧問團高達六百多人,含括各領域學者專家,有實務經驗的企業家丶政務官。分設十一組,並組成遴選委員會,負責甄選局處長,由柯領導市府小內閣,局處長經過嚴𧫴挑選,必然是一時之選。與三十一個台北市政府一級機關,超過百個二級機關,八萬二千名市府員工,共同擕手合作,服務二百六十五萬台北市民。

台北市具有指標作用,帶動台灣改變,引起國際人士刮目相視,台北市長選舉過程,柯本人丶輔選團隊丶支持市民,已經共同寫下光榮一頁。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