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魏明谷縣長12日在彰化縣議會宣示輔導違章工廠的「五不一絕對」原則,彰化縣政府18日由建設及農政單位共同召開記者會,定調為「農工共榮」,將以分期分類輔導及訂定相關自治條例等方式,就地輔導。
建設處長戴瑞文表示,這項「五不一絕對」,與中央並沒有不同調,縣府不是將未登記工廠就地合法,而是就地輔導、農地農用。所謂五不即不汙染農地、不汙染河川、不汙染空氣、不影響公安、不逃漏稅。未登記工廠只要符合五不,彰化縣政府朝向就地輔導,使業者能安心生產、員工安心就業。
戴瑞文說,所謂一個絕對,就是從今年9月12日起,絕對不能在農地上蓋工廠,以維護優質、安全農業環境。
他說,縣府要訂定相關的辦法來輔導這些違章工廠,從912之後拆除在農地上新蓋的違章工廠,912之前,縣府也訂了辦法來輔導,也會訂定自治條例,比照經濟部訂的工廠管理輔導辦法,來輔導及要求工廠符合環保與消防等法規。
農業處長黃碧海表示,作為農政單位,在農地管理、糧食的問題上也要確保農地的存在,並且不受破壞、汙染,以維護農地正常生產。如果農地有違規使用,會有相關單位例如公所、農會、一般合作社或農民團體等來檢舉,農地需要加強查緝或配合裁處的部分,農業處會站在農政單位的立場進行輔導並加強複查,一方面保障國內最低糧食供應標準,一方面維護國人的健康。
配合魏明谷的宣示,縣府已初步研擬「未登記工廠自行申報輔導實施要點」,以及後續分級分類輔導及清理策略,分述如下:
‧輔導方面:
- 原地申報輔導:縣府正積極研擬低汙染未登記工廠符合五不原則(不汙染農 地、不汙染河川、不汙染空氣、不影響公安、不逃漏稅),主動申報接受輔導者,依據地方制度法,以及參考工廠管理輔導法補辦臨時工廠登記辦法精神,將暫緩5年裁罰,另廠地座落於都市計畫工業區、非都市甲、乙、丙及丁種建築用地,輔導業者補辦工廠登記。
- 申補領建(使)照:為輔導土地符合分區使用之未登記工廠先行違建者,至2020年6月2日止申請補領建築執照時,其罰鍰額度由5%降至1%。
- 輔導遷廠措施:高汙染產業輔導於彰濱工業區第三期電鍍專區集中管理,並研擬相關誘因及配套措施(例如免繳台電線路補助費、銀行低率貸款、輔導提高廢水回收再利用技術…)。
‧清理方面:
- 分級管理:有鑑於國人環保意識抬頭,為兼顧公共安全及防止環境汙染,依「彰化縣政府執行未登記工廠裁罰基準」規定,邀集各權責單位會勘處理,並按業者違反情節進行查處及分級管理。
- 加強矯正:凡未登記工廠明顯有公共安全或嚴重汙染,且經縣府予以輔導不從者,將加強取締,以確保社會安寧及環境清潔。另今年9月12日以後農地新違章建築採取即報即拆,以確保優質、安全農業環境。
縣府說,彰化縣是傳統產業的重鎮,130萬人口經濟活動顯示,傳統產業及農業活動共存已密不可分,帶動地方繁榮貢獻非常大,惟近年來不景氣衝擊下,部分未登記工廠考量生產生活區位、人力招募、土地價格,以及諸多法令束縛,工業區開闢緩不濟急,迫使部分中小企業就近利用農地興闢工廠;倘以前沒有合法未立案的問題推到現在來講,這也是很不公平的。
縣府說,近年來輔導未登記工廠補辦臨時工廠,改善環保、公安、水利及水保等已逐步顯現其成效,惟其受理期限至2015年6月2日止。為廣為輔導縣內未登記工廠於輔導期經安心經營,短期主要作法先採取申報納管,再分級分類管理輔導及清理作業,並研擬更多的配套措施,尋找未登記工廠及農業永續發展之途徑;長期係寄望利用國土計畫,讓農地歸農業,工業用地歸工業,讓每一個產業都有平等發展機會。
針對「一個絕對」,也就是絕對不能在農地上蓋工廠,農業處將加強宣導請農會、合作社場、產銷班等農民組織,積極扮演「吹哨者」角色,檢舉農地違規使用案件,徹底杜絕違規使用事件;並提高各類農業設施證明之複查比率,如經查違規事實明確,移請相關局處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