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可以打電話?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台灣什麼時候開始可以打電話?

2017-03-10 10:14
原榮町通(衡陽路北側)。圖/魚夫
原榮町通(衡陽路北側)。圖/魚夫

台灣人第一位第一次打電話的人的第一句話應該是跟日本人一樣,大喊:「もしもし」吧?歷史上,臺灣出現第一部電話為日人於1898年引進供澎湖守備隊軍用通訊之用,可供一般市民使用,則是在1900年推出,當時用戶為431戶,申請者多數為日本人。

1902-1937 年期間,由郵便電信局掌管所有電話業務,於是接線生專門職業就出現了。1898 年後設臺北市內電話交換所,初期電話號碼 1 號為臺北縣廳,2 號為第八憲兵隊本部,8 號為總督官邸, 25 號為臺灣日日新報社。

到了1909年榮町(現在的台北市中正區衡陽路91號,兆豐銀行衡陽分行)出現了一座臺北電話交換所。這座交換所基地面積290坪、建築面積250坪,由總督府營繕課天才建築家森山松之助設計,十川嘉太郎計算結構。十川是第一位將日本鋼筋混凝土理論引進臺灣的土木技師,1901年在臺灣總督官阺(今台北賓館)的陽台部份試行新構造,隨後在總督府研究所廳舍樓板等擴大使用,1909年落成的這棟交換所則可以說是全臺灣第一座整棟以鋼筋水泥建造而成的建築,一樓為一般辦公室,二樓才是鬧熱滾滾的交換機房。


臺北電話交換所(隔壁是合作金庫銀行)局部放大圖。

臺北電話交換所基地面積290坪、建築面積250坪,由總親府營繕課天才建築家森山松之助設計,十川嘉太郎計算結構。十川是第一位將日本鋼筋混凝土理論引進臺灣的土木技師,1901年在臺灣總督官阺(今台北賓館)的陽台部份試行新構造,隨後在總督府研究所廳舍樓板等擴大使用,1909年落成的這棟交換所則可以說是全臺灣第一座整楝以鋼筋水泥建造而成的建築,一樓為一般辦公室,二樓才是鬧熱滾滾的交換機房。臺灣出現第一部電話為日人於1898年引進供澎湖守備隊軍用通訊之用,可供一般市民使用者則於1900年推出,當時用戶為431戶,申請者多數為日人,1902-1937 年期間,由郵便電信局掌管所有電話業務,於是接線生專門職業就出現了,1898 年後臺北市內電話交換所,初期電話號碼 1 號為臺北縣廳,2 號為第八憲兵隊本部,8 號為總督官邸, 25 號為臺灣日日新報社。


原臺北交換局已成兆豐金,旁邊的合作金庫還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北電話交換所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礦處肥料公司接收,1946年5月1日在此成立台灣肥料製造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到1968年才拆除改建。拆除後新建成10層的鋼骨大樓,稱為台肥大樓,於1970年落成,其中第1、2、9、10層樓賣給交通銀行,1樓為總管理處營業大廳,2、9、10樓是辦公室。後來台肥公司經營績效不佳,為實施改革方案,於1983年將整棟大樓以7億元賣給交通銀行。2006年8月21日交通銀行與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合併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該處現在是兆豐銀行的衡陽分行。

日人治台後,於1896年通體規畫全島的縱貫線時開始尋覓台北火車站(當時稱「停車場」)的基地,預計要打造一座比東京第一個車站「新橋停車場」更大規模的量體,佔地五萬餘坪,光是月臺就有12鎖(約20.1268m)長,右方還建有倉儲中心,基地約位於今之台北車站西方數十公尺處,乃當時全日本第一大火車站。

臺北駅在1915年站前還多蓋了一座「御大禮公眾電話室」,這是為了紀念大正天皇即位而設置的公用電話室,從舊照和記載來看真是龐然大物,用洗石子為外牆,佐以小塊大理石舖面,公共電話日語時稱「公眾電話」,到了1936年台北的公眾電話亭還不超過十座。

那這十座在哪呢?比如在西門市場外:

正面望去紅磚八角樓美麗的西門市場在1908年落成後,是當年臺北日本移民的主要市場。

近藤十郎等實則蓋了兩座市場:1908年落成的西門市場是蓋來給日本人採買用的,而另一座「大稻埕市場」(後更名為「永樂町市場」,即今之迪化街永樂市場)則是給本島(台灣)人用的,研究兩大市場剛好可以看出當時階級與生活文化的差異。

大抵日本人出入的市場,以午後約三、四點最為熱鬧,但因有公共衛生費的補助,所以場內乾淨清潔許多,而且以女性較多,一方面日人家庭女性真正掌握家庭收支分配,另一方面,男性居統治者地位,不好身著官服進出市場;臺灣人市場則一大早就沖沖滾,環境較為雜亂,而以男性居多,一般大家閨秀並不輕易出門。


現在的西門紅樓文化創意市集。

仔細觀察當年的舊照,臺北市新起街市場外的自動電話如下圖:

1937年,在今天的博愛路68-72的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在1937年(昭和12年)原本是「總督府電話交換局」,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臨時建築系」所規畫,主要負責設計監造的建築師為鈴置良一。鈴置於1925年來到臺灣,受聘於「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擔任技師,起初也參與一些榮町(今衡陽路一帶)的民宅設計,1929年為總督府延請督導「基隆港合同廳舍」(今基隆港務局)、嘉義電信局以及這一座電話交換局等的建設案。

總督府電話交換局依現在的地址來看就是博愛路68-72的中華電信博愛服務中心,建築於1937年(昭和12年)落成,由「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臨時建築系」所規畫,主要負責設計監造的建築師為鈴置良一,鈴置於1925年來到臺灣,受聘於「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擔任技師,起初也參與一些榮町(今衡陽路一帶)的民宅設計,1929年為總督府延請督導「基隆港合同廳舍」(今基隆港務局)、嘉義電信局以及這一座電話交換局等的建設案。

鈴置良一的建築手法同時受到現代主義、折衷主義、表現主義的影響,尤其偏愛美國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風格。所謂現代主義乃與生具有反叛的性格,所以電話交換局便反對繁複的裝飾,而只以水平弧線構成立面,外牆為淺色面磚,在轉角處內縮為主入口而採圓弧面設計,大門兩側開有圓窗,其上有弧形雨庇和陽台,最上方為三樓女兒牆和旗桿座;又因不講究對稱,因此總平面呈自由的L造型,總體頗為簡潔俐落、線條優雅,戰後國民黨政府接收更名為「台北電話交換局」,修建時,居然頂樓加蓋,並拆除入口圓窗與雨庇陽台等,使得比例失調,外觀毫無美感可言,如今已列入臺北市定古蹟,有待恢復昔日風華。


原總督府電信交換局在被頂樓加蓋,現代主義的比例線條之美盡失矣。

其實電話交換局的建築是由當時的台灣人林煶灶(字尚志)所開設的「協志商號」營造廠負責蓋出來的。林尚志是臺灣總督府工業講習所(今之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的建築科卒業,其後進入高石組、矢部組,這兩家「請負」業(營造商)就是承包今台北火車站附近,已成古蹟的「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19年他自行創立公司,承建電話交換局和臺北市役所(今行政院)時,其施工品質都非常優良,廣受好評,等於幫台灣人爭了一口氣,林尚志在日人離台時,買賣承接日人留下的五十餘棟房子以及無數的土地與機器,後來改組「大同公司」,成為台灣的鉅富。

日本時代起初郵政與電信不分家,而台灣境內設有電話始於澎湖島守備隊各部之間,當時為軍事之用的野戰電信,1896年臺灣總督府接管野戰郵便局,也設立郵便電信區,1900-1902 年之間在臺北與基隆之間設立據點,1902年為因應需求擴大,由郵便局接管,當時電話互通採共電式人力轉接,這一類的工作人員稱交換手,1937年臺北局繼高雄局後引進「自働式電話」系統後,電話業務才獨立出來由總督府電話交換局統轄。

另外,現在台灣警政使用的專用電話的設置始於1897年,到了1935年也已經全島通話了。

隨著郵電業務的擴大,日治時期又成立遞信部,統管大約現在的中華郵政和中華電信兩者的合體,執掌電信電信、郵務、儲金、匯兌、簡易保險、郵便年金、航空等之監督和規劃,職務範圍龐大複雜,員工甚至超過千人以上,總督府為了安排如此重要的單位,就近連絡,西元1919年總督府落成後,再由總督府土木局營繕課設計規劃新遞信部新廳舍,由森山松之助設計,1921年7月開工,1924年2月完工,基礎工程為澤井組、地上磚造及鋼筋混凝土工程為矢部組、鐵窗由高田商會承包,敷地面積1,350坪,建築物895坪,各層總建坪為2,984餘坪,總工程費625,000餘圓,平均每坪耗費近700圓,這在當時是一筆很大的殖民地建設投資。

由於考量遞信部必須同時辦理郵政滙兌並保存重要文件,老是喜愛嘗新的森山松之助便加入許多防火防盗的最新型發明,如可用手轉動的防火防盗的百葉電捲窗、四座厚重金庫,以及當時最先進的電梯、消防設施等,可於下班後拉下鐵窗,緊閉門戶,又由於在興建時遇到日本內地關東大地震,防震設計受到了注目,乃以磚造承重牆結合鋼骨和鋼筋混凝土(R.C)作為防震建材,而每一層樓的樓板都裝有大型鐵樑橫跨,建物高度也較低矮,更進一步在每一層樓都設兩處消防管間道,各層設井,以為地震時失火消防之用。

內部空間的一樓主要是以放置雜物與巨型重物的倉庫為主,爬上二、三樓才是主要的辦公空間,二樓有一大型空會議室,亦經常為食堂之用,會議室外又有一頗為氣派的「廣間」,由八根洗石仿石的的愛奧尼克式柱撐起挑高的天花板,四周的精緻收尾線角和圓形燈座裝飾極其搶眼,因為在遞信部工作的女性員工很多,所以在每年3月還會固定舉辦「雛祭」(女兒節)的相關活動,屆時廣間就會擺放許多裝飾的雛人形和彩帶。


國史館的頂樓加蓋,雖非違建,但比例失調。

遞信部在終戰後業務仍導循日人政治體制運作了一陣子,由國民黨政府的郵政與電信單位共同接管,1965年移轉為交通部使用,1971年整座一度被塗成淺藍色,嗚呼哀哉,且忽然長高了,來個頂樓加蓋,由三樓變四層,原因又是「空間不敷使用」(大概是不敷展現大官官威必須使用的超大辦公室空間吧?),使得整體比例及與總統府之間的對應關係失調,好在1998年被指定為台北市古蹟,內外來個大整修,2006年陳水扁總統任內由財政部國有財產局指定,將該建築分配予國史館使用,首任館長即為眾望所歸的張炎憲教授。

 


專欄、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