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爭取花蓮興建輕軌遭質疑 高潞:交通建設眼光要放遠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爭取花蓮興建輕軌遭質疑 高潞:交通建設眼光要放遠

 2017-03-27 17:20
高路再度質詢要求交通部審慎評估花蓮興建輕軌列車可行性。圖/高潞辦公室提供
高路再度質詢要求交通部審慎評估花蓮興建輕軌列車可行性。圖/高潞辦公室提供

花蓮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市,地這麼大、人這麼少,幹嘛蓋輕軌?花蓮地形多山,要怎麼蓋輕軌?花蓮人沒有習慣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何必蓋輕軌?時代力量立委高潞說,她上週在交通委員提出花蓮市區建設輕軌,陸續收到許多肯定也有質疑,但她強調交通建設的眼光應該放在20年後,而不是只看到現在的需求。

出身花蓮的原住民立委高潞・以用表示,花蓮有將近7成的人口集中在花蓮市和吉安鄉,還有人口密度的問題,如果加上外來的旅遊人口、台鐵每年平均增加5%的旅客,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全面電氣化和雙軌化、部分路段甚至還要三軌化,還有台鐵票務系統的改善,以後大家如果都買得到票,來到花蓮的人潮會非常可觀。

高潞認同輕軌正常營運靠的是運量,但是真正的運量不是來是於人口基數,而是城市的居民如何選擇生活的方式,而政府的引導才是關鍵,這才是真正的前瞻。她說,更現實的情況是,花蓮也沒有太多區域內的公共運輸工具可以選擇,也無從養成,因此需要更多的選項,培養花蓮人的習慣。

如果花蓮要建立一個以弱勢優先的交通環境,成為全台灣城市的典範,輕軌建設就是重要的轉折投資。事實上,早在2006年的時候,花蓮縣政府就委託成大姜渝生教授的團隊進行初步的規劃,當時花蓮的觀光旅次大約3-4百萬,卻已經可以預見未來花蓮的觀光人口會急遽增加。

果不其然,這幾年花蓮觀光已經破千萬,大花蓮市區的人口密度也趨近飽和,都市計畫開闢率九成以上。上下班的尖峰時段與假日,大家都知道塞車的問題非常嚴重,停車位更是一位難求,從這些照片就看得出來。

3年前,花蓮縣政府也曾委託辦理「因應蘇花改通車後建置轉運站與改善停車空間之規畫案」,就是著眼於持續增加的鐵路旅客流量、以及未來的蘇花改通車,建議提供花蓮新型態的大眾運輸服務。兩年前,花蓮縣政府也曾向花東發展基金提出計畫,希望能夠進行「評估引進先進公共運輸服務之可能性」。

因此,高潞希望交通部盡快會同花蓮縣政府,評估花蓮市及其周邊建設輕軌的可行性評估。畢竟這麼大規模的建設,高達一兆元的經費花下去,就算幾年後花蓮大眾運輸量成長,屆時恐怕也沒有充足的經費完成建設,她希望交通部能與花蓮縣政府啟動評估的機制,透過這次的前瞻計畫,真正落實區域的均衡發展。

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納入多項軌道建設項目,包括基隆市、大新竹地區、台南市都將有輕軌路網。高潞・以用上週質詢,要求政府考慮花蓮市區域內的公共運輸需求,呼籲評估花蓮市區蓋輕軌的可能性,今天再度提出質詢,希望交通部慎重考量。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