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

2014-03-17 10:36
作者:藍博洲
譯者:
出版社:印刻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官方網址:http://www.sudu.cc/

藍博洲(1960年3月8日-),臺灣苗栗客家人,小說家、報導文學作家。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就讀大學時,因演講認識陳映真及楊逵兩位白色恐怖政治犯,開始探究相關歷史事件,也包括二二八事件。1983年開始寫小說,1985年以短篇小說《喪逝》獲時報文學獎。曾任職於《南方》雜誌、《人間》雜誌、自由時報,及時報出版公司特約主編、中央大學新銳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TVBS《台灣思想起》製作人等職。現專事寫作。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獲2006年金鼎獎~最佳文學類圖書獎。

現代人多感慨醫德淪喪,卻鮮少有人知道,在台灣曾經有一群年輕秀異的醫師,以他們的生命和自由為代價,追求人民的福祉與國家美好的未來。但那一代熱血的台灣俊秀,卻在五○年代的政治肅清中家破人亡,這一段狂飆的歷史也在白色恐怖的陰影和富裕生活的饜足心態下,長埋地下,隨時光漸漸湮滅。

《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希望能為這些抱持理想與熱情的生命留下紀錄,也在被簡化、扭曲的官方歷史之外,提供另一個觀看思考的向度。

郭秀琮、蘇友鵬、胡寶珍、許強四人皆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今台大醫學院)畢業的優秀醫生,二次世界大戰束,他們從抗日而熱情迎向台灣的光復、到對陳儀體制的腐敗和獨占憤然抗議、繼之參與一九四七年台灣二月蜂起(二二八事件)、再經蜂起的全面潰敗,他們徬徨、幻滅,掙扎著尋求思想的出路及所謂祖國的圖像,也在當時中國內戰的激盪下,重新找到國家的認同。然而一九五○年,一場全面的、堅定的、徹底的政治肅清在台灣靜靜地展開,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藍博洲尋訪探查當時的倖存者與其親友,細細刻鏤四名年輕醫師的一生及其言行思想,跳脫口號式的「自由民主」、「仁心仁術」、「救國救民」,樸實地記述這些醫界俊彥如何為他們的理想付諸行動,也為當代青年留下一頁鮮活的圖像。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