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過新曆年,雖也有許多日本人想要娶妻來過年,但現在日本年輕人想要結婚越困難,能結的起婚的人大都是成為正式員工而有穩定收入的,非正式員工只有27%能結婚,幾乎4分之3的人即使想結婚也無法結婚!
但是安倍的僱用政策是放寬企業僱用條件,讓企業能很簡單廉價非正式僱用人;現在跟2013年1月比起來,正式員工減少38萬人,非正式員工增加157萬人,而且增加的這些非正式工作機會7成都給了退休族,退休族才是自民黨的票田所在,也是因為日本政府出錢補貼企業僱用退休族,才能撐出這樣的數字來;年輕人工作機會不管正式或是非正式都越來越少,跟結婚也越來越無緣了。
年輕人不婚雖然是世界普遍現象,但也很明顯是跟非正式僱用相關,不婚本身加上非正式僱用增加,也跟少子化相關;日本官僚都愛用些官言官語,把已婚者所佔的比率,稱為「有配偶率」,根據日本總務省在2012年公佈的就業結構基本調查結果來看,可以發現正式員工跟非正式員工的「有配偶率」相差非常多。
首先如25-29歲,正式員工的有配偶率是33%,非正式員工只有14.5% ,30-34歲 則正式員工達60.1%,但是非正式員工只有27.1%,35-39歲則是71.1%對33.5%,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有配偶率」的不同,正式員工結婚比率是非正式員工的2倍以上,一目瞭然。
正式員工能結婚的比率高太多了;兩者之間所以出現如此差距,主要還是收入問題,日本最近流行的語言就是「結婚之壁」,亦即結婚的壁障,這道牆據研究指出是300萬日圓,也就是如果收入比300萬日圓多,要結婚就比較容易。
但非正式員工平均是勉強能不能達到200萬日圓而已,而且大多數人這輩子 都很難期待能加薪加到300萬日圓,大部份非正式員工,都離這道牆很遠。
年收100萬日圓(約每月3萬台幣)以下的人創下史上新高的比率的9.1%,年收200萬日圓以下的窮忙族(workig poor)也創下最多人數新高的1,119.9萬人,非正式僱用的比率也創下史上新高的38.2%(2014年2月紀錄);安倍首相說「薪資上漲程度是最近15年來最高」但是實際上,因為日圓暴跌及物價上漲,實質薪資連續15個月都在減少中,年收300萬日圓其實現在生活相當艱辛,算是成家的底線。
雖然並非明顯地在300萬日圓劃了線,但若比300萬日圓低的話,許多男人不敢妄想要結婚,很多女人根本不會考慮以連收入都不到300萬日圓的男人為對象,即使偶而有女人愛上男人,覺得收入少也沒關係,一起努力就好,但女人的雙親會同意嗎?必會大加反對,因此成破局的也不少吧!
日本社會階級流動性愈來愈低,貧窮固定化且世代間連鎖化,貧窮DNA很難發生突變,像是非正式員工男性與女性即使覺悟貧窮而結婚,但他們的子女也將繼承這樣的貧窮。
那些因為自己的想法而晚婚、不婚的人就另當別論了,因為經濟困難而對結婚裹足不前的人越來越多,問題不僅僅是少子化而已,社會全般失衡嚴重,將會成為不滿的火山爆發前的岩漿。
非正式員工如果一直無法結婚而變成獨身老人,問題更多;日本總務省的資料顯示正式員工99.5%都有加入厚生年金,非正式員工則只有51%加入,其他都很可能成為沒有年金的獨居老人,無法自立生活,最後只能接受政府的生活保護,其實也是國民的負擔增加而已。
安倍自民黨的作法是量產非正式員工,等於量產結不起婚的人,也等於量產必須由社會來照顧的獨居老人,就算成了婚,也生不起孩子或是量產許多吃不飽穿不暖的貧困兒童,等不斷製造問題,但執政者卻高高在上,對此視而不見,把問題留給底層、留給後代;以前的人總說「有錢沒錢,娶個媳婦好過年!」但現在要娶媳婦過年可真難,日本如此,台灣未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