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VUCA?V是Volatile(反覆無常的),U是Uncertain(不確定的),C是Complex(複雜的),A是Ambiguous(不明白的)。我寫了不少有關高科技時代,數以億計的人類已經感到吃不消受不了的文章。沒想到台大請到德國西門子集團的全球人力資源長Ms. Kugel演講,她的講題就是迎戰VUCA時代。我請我的台大教授朋友們和我的學生上網搜尋她的講稿,但前功盡棄。我回想我的國際經驗,決定獨立試寫如何熱烈擁抱VUCA時代。
別自我侷限,多發揮生命的可能性,生活更快樂
美國當今最著名的歌星Taylor Swift寫了一本新書叫做〝Emotional Agility(情緒的靈敏度)〞。她認為我們每天在VUCA時代過日子,一定有不少的負面情緒發生。這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不要試著甩掉而是接受這些情緒,並把它們看做我們生命中最有用的部分。不但不要被負面情緒〝黏住〞,更要熱烈擁抱這改變、改進、成長、再生的契機。這樣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上取得更進一步的成功。事實上,哲學家Karl Popper早就說過:〝人的一生就是在解決問題〞。所以我常說:〝千金難買少年苦〞,因為這種少年從小就要面對許多問題並解決之。他們到了VUCA時代,就會很自然的能迎刃而解更難更複雜的問題。相反的,那些養尊處優的少年絕對討厭任何改變,更遑論VUCA既快速又無常的變動。
要真正擁抱VUCA時代,應該從人性的永恆價值去探索吧!德國文豪歌德說:〝人類最大的罪是不快樂〞。但哲學家叔本華說人類90%的快樂來自健康,而健康來自以下:(1)我在民報專欄引用美國名作家Styron掛在他書房門上的話:他堅信每天生活要有規律,生命要有紀律和秩序,工作才能兼具革命性與原創性的突破。(2)我自己給所有我的學生、聽眾、讀者、客戶的信仰:要擁有永不衰老的身、心、靈、魂、魄的最好方法是不停的運動身體的所有部位,包括心、意、志、思、慮、智等的心智活動(這是中醫學的臟腑理論對情志的分類)。除了來自健康的快樂,快樂還需要新生(new birth)一種新的態度。當我們想到快樂,我們要專注在我們的可能(possibilities)多於我們的需要(needs)。我們之所以不快樂並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某些東西,而是我們沒有發揮我們的潛能。
英國哲學家羅素認為快樂是正確生活的結果。所有快樂的家庭都很相像,但每一個不快樂的家庭都有其獨特的原因。根據羅素,不快樂的原因有競爭、寂寞、無聊、憂慮、嫉妒、罪惡感;這些幾乎都源於太注重自我(preoccupation with the self)。年紀越大,羅素越快樂;他歸因於以下三點:(1)發現到他最想要的東西;(2)放棄那些基本上得不到的東西;(3)最重要的是,慢慢消失了對他自我的注重,a diminishing preoccupation with himself。這不是跟最近兩位宗教界的巨人達賴喇嘛和南非的Desmond Tutu的結論(Don't think too much about yourself)完全一樣嗎?
六「自」箴言,讓你輕鬆擁抱VUCA時代
從另一個比較通俗的面向來擁抱VUCA時代,我提出以下六項:自重、自尊、自信、自助、自愛、自顧。只有能做到這六點,才會人重、人尊、人信、人助、人愛、人顧,意思是說會自重的人,才會有人重視你,會自尊的人才會有人尊重你,……,會自愛的人,才會有人愛你,……。如此發展下去,才能更進一步達到:重人、尊人、信人、助人、愛人、顧人的境界。意思是說人人重視你,你就會重視人人,……人人信任你,你就會信任人人,……,人人愛你,你就會愛人人……等。一旦培養出重視人、尊敬人、信任人、幫助人、愛他人、照顧他人的能力並起而行之(just do it),你會真正體驗到,只舉一例,〝助人為快樂之本〞。如果把這六項整合起來,可以簡單稱做〝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我回台教書以來,變得非常喜歡用以上六項做各種各樣的實驗。因為有了許多實驗的結果,我的信心更是突飛猛進!這跟尼采的信仰:〝只有行走得來的思想,才有價值。〞應該是息息相關!最簡單可行而且效果最明顯難忘的莫過於:我對所有我碰到的人,尤其台灣最辛苦工作的人(通常也是收入偏低的人),我特別誠心誠意的重視、尊敬、感謝、感恩……他們的貢獻!例如我去的大賣場,許許多多的員工、駐廠代表、試吃試喝的服務人員、填貨人員、秤重人員、收銀員、警衛……,我都舉實例告訴她們我為什麼感謝她們,我還會用美國像Wal-Mart更好的服務,請她們參考改進!所以她們非常喜歡我,有一位負責一區域的銷售服務人員竟然把公司促銷的寶可夢遊戲之免費贈品找出來送我!
我每天進出醫院自量血壓,跟所有基層服務人員包括警衛都很熟,我教他們如何養成最好的運動習慣,結果變成我們每天4~5百運動家庭的一份子。我每天早上碰到的長跑運動員和台北最多的視障跑者,都說:〝我們每天早上來此接受最嚴厲的同儕壓力!〞人人振奮不已!連失智者們雖有外傭照顧,但更有效的方法,其實是我親身跟他們打招呼!反應起來,進步奇大!例子太多,罄筆難盡!我的最大收穫,就是她們令我終身難忘的真心感動和激動;所以到底是〝我為人人〞,還是〝人人為我〞?!走筆至此,我猛然想起楊定一著的〝真原醫〞一書來,他說:〝慈悲是宇宙最大的療癒力量。〞我的多項實驗,應該是鐵證吧!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