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多棵70年老樟樹蜿蜒串連4.5公里,小火車從旁邊緩緩經過,路上騎單車或漫步的遊客們,興高采烈的與火車內的旅客互打招呼。金色陽光灑照綠色隧道,追著火車、迎著風,美好的田園景色一路相隨,何等逍遙。榮獲台灣十大觀光小城集集鎮迷人的風情,展開它無可抵擋的觀光魅力!
集集車站:古色古香的百年車站
集集線是南投縣的觀光鐵道,由彰化二水到水里車埕,全長約30公里,是台鐵最長的火車支線。這條鐵道建於1916年(大正5年),於1923年(大正12年)採客貨兩用正式開始通車營運,現在是國內重要觀光旅遊動線。集集車站建於1921年。當時係一簡陋的木板構築車站,1930年舊車站因格局侷促簡陋,遂拆掉重建。現在的車埕、集集車站都是台灣僅存少數古老火車站的一。
集集線未建以前,集集對外交通主要靠輕便車及挑夫運輸,運輸量少且不便;集集線完工後,集集鎮對外交通大為改善,同時也帶動沿線鄉村的興起及經濟的繁榮。
集集車站位於集集線鐵路的中心點,日治時代屬台中州新高郡,並設置了郡役所,等於現在的地方行政中心。轄區包括今集集、水里、信義、魚池諸鄉鎮,這些地區的居民有要事必須到集集來辦理。1930年左右曾是集集香蕉產業最興盛的時期,當時集集周邊鄉鎮所產的香蕉都運到集集集貨場,再經由集集線運往基隆或高雄,外銷日本、韓國等地。集集車站乃成為附近地區的交通樞紐與農產品集散中心,商旅往來頻繁。
集集火車站。圖/南投縣政府提供
然而香蕉產業沒落的後,1990年起鐵路局為節省開支起見,將集集站改為無人管理的車站,卻因此導致環境髒亂,形成破敗的景象。1994年,集集鎮長林明溱致力發展觀光事業,捐資雇工整理環境,並將車站綠化、美化;車站旁闢建停車場,並向國防部爭取報廢戰車兩部,陳列於火車站前供民眾參觀。在各種因緣促成下,集集車站又恢復生機;特別是古色古香的外觀,如今已成為觀光旅遊、攝影及拍片的熱門外景。
九二一大地震時,集集火車站受災全倒,經歷年餘終於依照原貌修復。2007年南投縣政府以集集火車站為中心,舉辦「南投火車好多節」,吸引許多人潮,讓老一輩緬懷過往,也讓年輕人了解台灣鐵路運輸的今昔變遷。
綠色隧道:台灣樟樹林的美麗與哀愁
位於名間鄉與集集鎮的間、長達4.5公里的樟樹自然景觀,是遠近知名的集集綠色隧道。枝葉茂密,夾道成蔭,蔚為奇觀,也是許多新婚佳人攝影留念的好景點。
清治時代,台灣是地球上樟樹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台灣更有「樟腦王國」的美譽。日治時代及戰後初期,因樟樹材質極佳,且可提煉樟腦油作為工業原料及藥品用途,官方於是設置專門機構,大量砍伐,如今樟樹已大為減少,因此從名間到集集的這一條樟樹道路,碩果僅存,更顯稀有。這條隧道,讓人讚歎樟樹成林的美麗,也感嘆樟樹被濫砍的哀愁。
遊客在白天自行開車經過時,看到從綠葉縫隙灑下的金色碎光,常會陶醉不已。白天來的遊客可以先在沿途參觀陶藝店,看看精美的陶瓷作品或喝杯咖啡,然後去集集車站商圈逛逛。但是別太急著離開,因為整條路的大樟樹都掛滿了珍珠燈,所以晚上會有不同的美艷。假若天黑後行駛綠色隧道,呈現在眼前的就不是「綠色隧道」,而是如繁星一般的「黃金隧道」。
【本文取材自民報文化雜誌雙月刊】
2017年/第16期(1月號)
訂閱專線:(02)23568998
傳 真:(02)23568919
Email:twmingb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