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基金會今天上午結合護理師、藥師公會全聯會等9大醫事團體召開聯合記者會,抗議新政府推動的醫院評鑑改革打假球,抨擊衛福部明年研擬刪除原本列為評鑑必需的人力項目,是拿全民就醫安全及醫護過勞風險當賭注。對此,衛福部回應,擬將醫事人力與醫院評鑑脫鉤,主因是以往各界多批評某些醫院在人力數據上造假,未來改為每月定時監督,比過去更為嚴謹,並未向資方靠攏。
醫改會董事長劉淑瓊表示,衛福部部長林奏延多次宣稱要簡化醫院評鑑,以減少血汗醫護負擔,沒想到近期端出版本讓人大傻眼,因文書作業沒簡化幾項,卻擬打算刪除原本列為評鑑必需的人力項目,改為由醫院自行按季上網公布人力數據,不列入評鑑成績。
劉淑瓊強調,醫事人力成為評鑑的必要項目是經過多年努力的成果,甚至最近才爭取到將護病比正式列入,卻被衛福部假藉「簡化評鑑」打回原點,從不過關即降級、不管其他總分再高的死當項目,淪為「只監測不評鑑」的送分題,這根本就是偷渡「減少醫院人力,減少雇主負擔」。
醫改會估計,這次「假簡化、真減人」的版本,光是藥師、護理師,最多讓醫院經營者每年可分別省下約89億及224億的人事成本,不禁令人質疑,這樣的醫院評鑑究竟是為誰而做。
對於外界的質疑,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出來回應,他說,規劃將醫事人力與醫院評鑑脫鉤,是以往各界批評有些醫院在人力數據上造假,例如在評鑑時將人力從分院調過來,造成評鑑前、後、當天的真實人力與數據有落差。
石崇良強調,衛福部認為醫事人力是醫療最基本項目,才將其與評鑑脫鉤,另行監督,未來除要求醫院每月將人力公布於網路上,還會與各醫院申報的健保支付進行連動,從中計算出每名醫事人員服務了多少人次,也會與同層級的醫院進行比較,若發現某些醫院排名總偏低,代表醫事人員平均服務量可能有異常偏高情形,就會發動勞檢,透過勞檢罰款約束力,來維持人力平衡。
石崇良稱,一旦醫院未通過勞檢,必然影響評鑑成績,甚至被降級,因此,衛福部對醫院的人力監測是從往年單次性的評鑑,改為每月定時監督,比過去更為嚴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