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設立黃信介紀念廣場 柯文哲:他是臺北人重要的歷史記憶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設立黃信介紀念廣場 柯文哲:他是臺北人重要的歷史記憶

 2018-08-18 16:58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今(18)日宣布,將在圓山花博公園興建「黃信介紀念廣場」。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今(18)日宣布,將在圓山花博公園興建「黃信介紀念廣場」。圖/台北市政府提供

臺北市長柯文哲於今(18)日宣布,將在圓山花博公園興建「黃信介紀念廣場」,他表示,這是一系列重建臺北歷史記憶的基礎工程,對黃信介先生來說,臺北是他的歷史舞臺,對臺北來說,黃信介先生是臺北人重要的歷史記憶。

北市民政局表示,今年8月20日是黃信介90冥誕,明年11月30日則是黃信介逝世20週年,北市府為紀念其一生對民主、對言論自由的貢獻及努力,規劃在黃信介故居附近的花博公園,打造紀念廣場。

廣場設計以黃信介名言「大家甲我鬥陣向前走!向自由走!向民主走!」作為設計主軸,沿用花博造型花牆的特色,以黃信介演講的影音聲波為形式,構成高低寬窄多元的板狀構造,表達他爭取民主的聲音。

柯文哲今出席「緬懷黃信介先生90冥誕」記者會時說,90年前,黃信介先生出生在臺北市的大龍峒,是出生在有錢人家,甚至擔任終生職的立委,卻仍無私的為民主奔波、為人權奮鬥,甚至入獄坐牢,他放棄他所享有的榮華富貴,追求自己的理想,這才是他偉大的地方。

柯文哲說,公園對岸的圓山飯店曾見證黨外運動風起雲湧,也是民進黨創黨的地方,隔壁的中山足球場是許多「選前之夜」的造勢地點,黃信介先生也曾在這裡推動國會改革及總統直選;對黃信介先生來說,臺北是他的歷史舞臺,對臺北來說,黃信介先生是臺北人重要的歷史記憶。

他表示,黃信介說過「政治家一定要很仁慈,比醫生還要仁慈,看到別人痛苦就像看到自己親人的痛苦,有這種心才能夠當政治家」,作為一個外科醫生及臺北市長,他一直把這段話放心中;黃信介未曾改變從政初衷,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羈絆,扭轉乾坤,展現政治勇氣,向對人民最有利的方向前進。

柯文哲說,在黃信介身上看到的幾個臺灣價值:草根性格、尊重公義、追求理想、努力不懈。他感慨,今天政治人物仍然互相攻擊,人民仍然不信任政治,甚至對政治感到厭惡,而失去追求自己信仰價值的勇氣,他從政目的就是要改變這樣的政治文化。

媒體詢問他出席這場活動是否是想拉攏深綠選民?柯文哲說,這是今年一月就有來接觸的行程,今年是黃信介先生90歲冥誕,他不贊成設立銅像,於是就跟都發局長林洲民商量,我們紀念歷史,但是不以意識形態方式表現,而是以文化、藝術的方式表現,今天等於是花博公園有了新造景,不錯。

柯文哲說,黃信介先生有個很大的特色就是務實,比較隨和,他後來發現臺灣那代搞政治的人,敵人最少,很少跟人家有紛爭,這是他努力的目標。至於黃信介開啟朝野合作,是否希望跟他一樣?柯文哲說,作為急重症醫生,不管是在加護病房或是急診處,最大特色是不會問病人的黨派,他發現他跟不同的人溝通沒有違和感,這是他最大特色。

媒體詢問對黃信介說過「臺獨只能做不能說」的看法,柯文哲笑說,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統一只能說不能做」。

柯文哲也提到,這是一系列重建臺北歷史記憶的基礎工程,包括兩年前興建的823紀念公園、今年10月將重新整理的蔣渭水墓園,以及今天的黃信介紀念廣場。他說,人們必須誠實的面對歷史,不管是光榮或是悲傷,只要是對臺北市民有意義的,都應該要保存。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