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每逢總統大選各候選人均會邀請學者專家與前朝政務官員抄抄寫寫弄出厚厚一大疊所謂施政白皮書唬弄選民,姑且不論其中內容多所雷同,選後這些號稱治國藍圖的政策白皮書多束之高閣,還厚顏說出選舉政見不必兌現的推卸之辭,選舉時高呼與民眾、小農站在一起選後立即靠向財團、企業,這樣的做法跟詐欺有何不同?
台灣的未來將面臨經濟、政治、疾病、災害等嚴峻考驗,因此未來需要的國家領導人及其團隊不能延襲舊思維應展現不同的格局,要能實事求是、不譁眾取寵、不靠財團獻金、不會政治酬庸、用人能適才適所。想要達到這樣的要求除了需精進個人修為外,平常就應該勤走基層瞭解各行各業的心聲,不要老是參觀樣板企業或農戶,才不會偏聽。坦白說目前檯面上的政治明星雖然與我們同樣生活在台灣這塊土地,但是許多人日常生活方式與庶民生活有很大差異,到過傳統市場次數屈指可數,也難怪被民眾取笑蔥跟蒜,鯉魚跟鯽魚傻傻分不清,也有人連國內種稻多機械化都不知還在大演插秧秀,讓農民看破手腳!
未來無論兩岸交流互動與加入TPP、RECP等重大議題農業都是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包括:面對中國經濟龐大磁吸效應有何應變對策?如何面對830項中國農產品開放進口?如何防止良田大量流失?如何防範假農民腐蝕農民福利?如何防止核心農漁業科技外流?對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態度?如何將農產行銷轉守為攻?如何因應大海洋時代的競爭?對開放基改作物商業化生產的立場等等,有志總統大位者均應認真做好功課,不能依循過去拿些無法兌現的選舉白皮書以及浮誇空洞的口號(如海洋立國、海洋興國、亞太水族營運中心、基改島等)來騙取選票,而選民也應該拋棄偶像與造神迷失,理性觀察候選人和其核心幕僚團隊的一言一行做出理性抉擇,不要被選舉白皮書所誤導。
東風起戰鼓擂,總統大選議題已經開始占據國內各大媒體版面甚至八卦言行充斥,而學者也開始選邊站甚至由前朝官員領軍撰寫政策白皮書,儘管內容充滿理想性卻缺乏可行性,從阿扁、阿九民眾已經被騙十六年也深受其害不應再犯同樣的錯誤,想當個稱職的候選人就要認真告訴選民:「我當總統要幹什麼」以及「我有何能耐」勇敢接受選民嚴格檢驗,2016總統大選才可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