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那一年的這一天】1950.1.21《一九八四》作者喬治•歐威爾病逝 警惕諍言影響一甲子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那一年的這一天】1950.1.21《一九八四》作者喬治•歐威爾病逝 警惕諍言影響一甲子

2017-01-21 08:00
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兩本傳世劇作《動物農莊》及《一九八四》對後世影響深遠。(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兩本傳世劇作《動物農莊》及《一九八四》對後世影響深遠。(圖/擷取自維基百科)

「老大哥正在看著你」是《一九八四》這本書裡最廣為人知的警世名言,作者是英國左翼作家喬治·歐威爾,他還有一本著作《動物農莊》同樣膾炙人口,這兩本書被稱為歐威爾的不朽傳世作品,帶給後人諸多啟示。尤其《一九八四》耗盡了他的全部精力,該書出版後不久,1950年1月21日,歐威爾因肺結核病逝。

兒時貧苦生活,滋養左翼性格

歐威爾的本名埃里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童年的求學經驗滋養了左翼性格,出生下層中產階級的家庭沒錢讓他讀貴族學校,被迫進入二流的寄宿學校,這個學校充滿了極權主義的特色,鞭子教育、等級制、恃強凌弱、規範化等等,他只好靠著自己的努力,進入了英國最著名的伊頓公學,未料,還是因為「窮」備受歧視。這些飽受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經歷令他同情社會底層,也影響他對極權主義的看法。

後來又因為沒錢放棄升學,只好去當英國駐緬甸的殖民警察,在此他觀察到了人性的殘暴,認識到殖民主義罪惡的一面。1927年,離開公職的歐威爾回到英國,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流浪生活,先後做過酒店洗碗工、教師、書店店員和碼頭工人,歐威爾曾說:「貧困的生活和失敗的感覺增強了我天生對權威的憎恨,使我第一次意識到工人階級的存在」。

捍衛民主社會主義,《動物農莊》問世

1933年,以喬治·歐威爾的筆名發表處女作《巴黎與倫敦的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聲名大噪。後來應聘採訪西班牙內戰,不久因受傷而入院就醫,這段戰爭帶給他很大的影響,人生觀也有了轉變。

1944年,經歷了西班牙內戰和反法西斯戰爭的歐威爾寫成了《動物農莊》一書,這本書成為歐威爾個人寫作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的文字從單純地關注底層社會的生活,轉向了捍衛真正的民主社會主義,在1947年他為《動物農莊》烏克蘭語版的序言中寫道:「在過去十年中,我一直確信,如果我們想使社會主義運動恢復生機,就必須得摧毀俄國神話。」《動物農莊》寫成後,其實沒人看好,還遭到四家出版社拒絕,直到1945年8月《動物農莊》終於出版,好評如潮。

完成《 一九八四》,警惕世人留心專制的迫害

過幾年歐威爾強忍末期肺結核的痛楚和絕望,於1948年養病期間完成了傳世名著《 一九八四》,在書中,歐威爾描繪了一個極權主義達到頂峰的可怕社會,思想自由是一種死罪,獨立自主的個人被消滅乾淨,每一個人的思想都受到嚴密的控制,掌握權力的人們以追逐權力為終極目標並對權力頂禮膜拜。

歐威爾透過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建立了「政治寓言/反烏托邦」的小說類型,與英國作家赫胥黎創作的《美麗新世界》和俄國作家薩米爾欽創作的《我們》並稱為反烏托邦三部曲。

《1984》最後的結局是淒涼的,一切對自由的渴望皆化為灰燼,歐威爾對未來世界絕望式的預想,極具「警世」的作用,這本書問世至今超過一甲子,它不斷期勉所有人要警惕專制造成的迫害,珍惜自由的寶貴。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台灣立報:喬治‧奧威爾:《一九八四》George Orwell:1984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