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總長黃世銘在卸任前不到一個月,被控洩密案遭法院判決一年二個月有期徒刑,依其「一審有罪就下台」的誓言,灰頭土臉決定去職;這是繼王金平保有黨籍案勝訴,再度重創馬的形象,尤其面對服貿協議黑箱作業,違反民主程序正義的獨裁鴨霸,掀起學生訴之攻占國會議場,表達最強烈的抗爭,見證列寧式領導崩盤,一再違逆民意的總統還厚顏無恥眷戀權位?
三月是馬的「最終審判」,一連串的倒行逆施,即使企圖就近再引爆「馬金合體」,恐怕已難以力挽狂瀾,有這樣忘了我是誰的馬英九,真是台灣人的悲哀;事隔三十年的學運因服貿協議,終於爆發了國人全面反馬的浪潮,馬總是誤判情勢,甚至不敢面對現實,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一心只想找「替死鬼」,首當其衝的是,王院長「不識抬舉」。
在馬的字典裡,一切政治的操盤無不和權謀算計環環相扣;以不分區立委頭銜讓王金平穩坐國會龍頭,就是要他為黨效命,殊不知,既是院長,綜觀的是全局,豈能陷於一黨之私,非得遵循馬意「唯命是從」?服貿協議當然是引發政爭的導火線,問題癥結主要是馬的格局狹隘,倒是檢察總長黃世銘識相,投其所好,不惜扮演「撂扒仔」,這是那門子「硬漢」應有的作為,如今咎由自取,毀了一世英明陪葬。
試想,服貿協議可是大型企業、財團享有的專利,憑什麼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黑箱作業引爆,更無視程序正義,只為了馬的歷史定位?面對學子們的訴求,始作俑者的馬竟逃避現實,誤導是「憲政危機」,想逃之夭夭卸責;解鈴還須繫鈴人,好漢做事好漢當,以總統之尊,事到臨頭豈能和稀泥;勇於承擔、傾聽民意,坦然和學子們對話,有這麼困難?除非真有見不得人的勾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