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藝 ──復刻 常民生活手作布藝文化
觀展者的最佳代言是~姜曉芬,看了「吳岱紜創作展」説:「⋯⋯我看到美在其間熠熠閃爍。蘇格拉底認為審美要有三個重要範疇:首先是能將自然之美再現的理想美,其次是透過眼睛表達靈魂的精神美,最後是具有實用性、功能性的美。在吳岱紜老師的手作作品中,將其理想投射在一碼布之中,幻變出讓觀者透過眼睛看到創作者的靈魂,呈現在作品中細部之間的和諧比例的手作職人精神之美。而最重要的是這些美並不是高掛在殿堂之上, 而是可以與人貼身接觸、摩挲而產生溫度,滲入人的生命中,這是何其可貴!」這樣美麗的生活布藝課程就此展開了,細緻優雅地出場,在桃園市大溪。
吳岱紜創作展。說明:一碼是三呎,一呎約是0.3公尺,所以一碼布就是90公分×90公分的大小,在這方寸之間可以看到什麼可能呢?圖/本文作者陳來紅取自臉書
▋食藝 ──全球化的法式藍帶廚藝駐腳村落
陳美霞説:「5個月前,我以路人甲的身份路過藍帶丁主廚的攤位,當時我們完全是陌路人,5個月後丁主廚在 C house 成立丁廚房私廚料理,在這裡展開他人生的另一階段里程。人生如此奧妙,我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的光景會如何演變,就如同兩個陌路人不知道他們將在人生旅途上共同並進、相知相惜。丁主廚當初以不惜用家庭革命方式,進入了家人認為辛苦的行業,選擇在法國藍帶餐飲學院接受完整的廚藝訓練,只因他鍾情料理的世界,除此別無他選。⋯⋯」
一間〝工藝平台〞式的「溪房子」主人,慧眼識英雄~相識於街頭。圖/本文作者陳來紅提供
青年創業歷程何其艱辛?水幫魚、魚幫水的型態,村落新經濟模式。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思索⋯⋯
美國大選前後,全球電視機前的觀眾,面對衝擊複雜的選舉過程和結果,眾說紛紜。
很複雜的美國大選,粗淺的推論是階級翻轉和經濟變差為主吧?川普無所不用其極,把握媒體、逆向操作媒體、毫不在乎在主流社會形象如何?成功地運用了選民對精英治理的不滿情緒,逆轉自己的弱勢得勝。非關希拉蕊是女性也有性別意識,問題是站台的兩位總統為美國人民的服務,有何好的作為?如果有,選民何需「換黨執政」?家人們在選前仍然堅定的態度分析:美國政黨輪替文化向來如此啊!
執政的政黨有:(1) 好作為、(2) 不作為、(3) 胡作非為、(4) 不知道有何作為?選民的感受性是真實的。生計問題、生活困難⋯⋯是確切的。「性別平等」是〝少數〞中上階級的素養,不敵階級中保守女性的認同和經濟困限吧?再則,是不是~有錢好過的人的選票,少於沒錢難過的人?這令人沉思再三,依我所見的多數人民生計岌岌可危時,要執政永續真的是好難好難!遑論全球各強國之間的政治角力、宗教信仰之爭、恐怖分子和軍火利益⋯⋯太難判斷!值得台灣執政黨認真地探討吧?
回頭看台灣的村落,生計、經濟,容易嗎?人民好過嗎?什麼是可能的?
看看社造20年,多少專家和民間社團使出渾身的力量,創造了怎麼樣的「村落經濟」?
長期圍標中央38部會的禿鷹組織和民代,該是退場之刻,執政的魄力在分配國家資源的「以在地為主體」吧!昨晚欣賞《客家女聲》,思考她們若是可以浪漫台三線,那麼這次佇腳大溪在「源古本舖」,真的可以是客家文化的初火啊!政策之為與不為在一念之間,政黨輪替在選民心底深處,自然也是一念而已。
《客家女聲》海報和曲目。圖/本文作者陳來紅提供
專欄、專文等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