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與學生站在同一陣線的法國經濟學教授的聲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林鐘雄經濟特別專欄】與學生站在同一陣線的法國經濟學教授的聲援

--法國經濟學教授的請願書

 2014-08-18 11:46

每當發生學生運動時,無論抗議的對象是政治、環境、勞工或教育等面向上的議題,教授們會怎麼反應呢?我們觀察到的情況,總是有些教授支持,有些教授反對,有些教授保持中立或只是不願或不想或不敢涉入其中。並且,那些教授會採取哪種行動,通常也不會出乎關心人士與媒體的意料之外。

那麼,經濟學教授在面對學生所發起的抗議自己的專業與教學風格的前所未聞的尷尬情境時,會採取怎樣的行動呢?

經濟學教授對由法國學生所吹起的改革號角聲,會發出怎樣的回應之音呢?就如同台灣教授們對政治的學生運動的反應一樣,正面的支持與反面的攻擊都沒有缺席。

今天,我們介紹跟這些發出改革呼聲的法國學生,站在同一陣線的法國教授,所發表的一份請願書。來日,我們告訴你反對學生改革請求的知名經濟學教授怎麼說。現在,就讓我們將這份「法國教授的請願書」(The French professors’ petition)翻成中文,看看他們怎麼說。

法國教授的請願書
〈請求對經濟學教學進行辯論〉
〈Petition for a Debate on the Teaching of Economics〉

這份請願書提出了以下問題:
1. 不是新古典主義的理論被排斥在學校課程之外;
2. 經濟學的教學與經濟現實之間無法匹配;
3. 運用數學本身變成一種目的,而不是作為一種分析工具;
4. 教學方法排除或禁止批判性的思維;
5. 必須要有多元的研究方法被應用來分析複雜的對象。

在真正的科學中,解釋是聚焦於實際現象。一項理論的有效性和適切性(是否得到要領)只能藉由與「事實」(facts)做對照來進行評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和許多學生,譴責經濟學教育現在發展成讓不考慮其自身實證意義的理論表述與模型建構和數學運算享有特權到處充斥的原因。這種教學模式彰顯模型建構的數學形式(公式化)屬性,然而在很大程度上(如果有的話)忽略了理論模型與經濟現實之間的關係。這是科學主義(而不是科學)的風格。在另一方面,按照科學的方法,科學最大的利益應該是藉助於經驗現象來展示抽象模型的信息能力和效率。這應該是經濟學家的首要任務。這可不是一個數學問題。

但是,「回歸事實」(getting back to the facts)的路徑並不明顯。每一門科學都是依據「事實」來加以建構和概念化。因此,不同的典範構成不同的表述風格、和不同的對現實的解釋或結構模式。

典範的存在和作用不應該被用來作為建立不同堡壘以及不容外部質疑的理由。典範應該面對質疑並被檢討。但是這不可能在「自然的」(natural)或直接表述的基礎上進行。我們無法避免會利用到統計和經濟計量學(econometrics)所提供的工具。但對一個模型進行關鍵性評估不應該完全在數量化的基礎上執行。不管從數學形式主義(公式化主義)的角度或從統計合適度的觀點來看是如何的嚴謹,任何「經濟法則」(economic law)或定理總是需要由應用它的情況背景和類型的相關性及有效性來加以評估。人們還需要考慮到制度、歷史、環境和地緣政治現實、個人和團體的策略、包括如性別關係等社會學層面的觀點,以及更多的認識論(epistemological)方面的問題。然而,這些經濟學的面向在培養與訓練經濟學學生時,都殘酷地不見了。

這種情況可以透過引入(其他或新的)學門課程來加以改善。但是,新增課程不如在同一訓練方案裡連結不同的知識領域來的重要。學生們正在呼籲這種連結,而且我們認為他們有權這樣做。我們學科各自為政的現象應該被反抗,或欠缺學科整合的現象應該被抗議。例如,總體經濟學應該強調制度和生態限制、結構、以及歷史角度的重要性。

這導致我們討論多元化的問題。多元主義不只是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也就是不同的人致力於表達不同偏見或視野(願景)的問題。相反的,不同理論的存在,也可以藉由以下的不同角度來加以解釋:所假定的假說的性質,所提出的問題,所選擇的時間頻譜,所研究問題的邊界,並且,並非最不重要的是所分析的問題的制度和歷史場景。

多元主義必須是經濟學家基本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在做他們的研究時應該能自由地發展從他們的信念和感到興趣的領域所自然導致的思維形式和方向。在變化迅速和愈來愈加複雜的世界裡,這是不可能避免的,並且勸阻替代性方法是危險的作為。

這使我們對新古​​典理論提出質疑。它在經濟學裡佔據絕對優勢地位的現況,當然,是與多元化的精神不一致的。但在此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新古典主義的虛構小說式人物「理性」(rational)的代表性個人,新古典主義對均衡概念的依賴,新古典主義堅持價格是構成市場行為的主要(如果不是唯一的)的決定因素,這些觀點都違背了我們自己的信仰。我們的經濟學概念是基於其他種類的行為原則。這些原則特別包括人與人之間存在著重要的相互關係、人是有限理性的、人是不同的(異質的)、以及立基於非市場因素的經濟行為是重要的。並且,權力結構,包括組織,以及文化和社會層面,都不應該事先被排除在經濟學分析之外。

在大多數情況下課堂裡所提供的教學僅限於新古典主義理論的事實,基於道德理由這種現狀也是值得質疑的。這種現狀導致學生持有錯誤的信念,不僅以為新古典理論是唯一的科學思維方式(潮流、趨勢或動向),並認為科學性(scientificity)僅僅​​是一種數學公理化和(或)數學形式化(公式化)模型的問題而已。

跟學生一樣,我們譴責,經常發生的幼稚和浮濫的將科學性和使用數學兩者混為一談的作法。關於經濟學的科學地位的爭論,不能局限於是否使用數學的層次上。此外,把對經濟學問題的討論或爭論框限在這些數學術語之下,其實是在欺騙大眾,並且是避開(閃躲)了具有非常高重要性的實際問題和議題的行徑。這些實際問題和議題包括,質疑模型本身的目的和性質,並考慮經濟學如何可以被重定向來探索現實和遠離當前聚焦於解決「虛擬的或想像的」(imaginary)問題的狀態。

大學教育的兩個基本特徵應該是:學生的學位課程應該具有多樣性,並且,以批判性思維來訓練學生。但新古典制度下這兩者都是不可能實現的,並且後者往往正被積極地加以阻擋中。堅持數學的形式(公式化)主義意味著大多數經濟現象都被置於研究和經濟學課程的邊界之外。(經濟學家)毫無能力為這些限制性加以辯護的事實,表示出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被認為是危險威脅的一項證據。在自由社會中,這是無法被接受的事。

我們,法國的經濟學老師,全力支持學生所提出的要求。我們特別關注的問題是,不要為了要對學生的期望提供表面性或敷衍性的答案而將學生們所發動的提議當作是一個地方性或局部性的問題。我們也希望這些問題將會被每一地方的大學院校的所有的經濟學學生都聽到。為了推動這項工作,我們已經準備好與學生進行對話,並舉辦會議以使公開辯論得以開展。

比較法國學生與教授兩份請願書

回顧一下,我們在上次的文章〈法國經濟學的學生運動〉中,介紹過法國學生請願書所提出四項請求的內容如下:
我們希望逃脫想像虛構的世界!
我們反對毫無節制的使用數學!
我們要求一個多元研究取向的經濟學!
呼籲老師:趕快覺醒否則為時已晚!

如今,我們已經看過了法國經濟學教授請願書中所提出的上述五點要求。比較兩份請願書的內容,可以發現兩者的訴求是非常一致的。首先,法國教授發表請願書的實際舉動,就是對學生請願書中的第四點「呼籲老師:趕快覺醒否則為時已晚!」的一項(對等的)積極回應。其次,學生請願書中的第一點「我們希望逃脫想像虛構的世界!」,與教授請願書中的第二點「經濟學的教學與經濟現實之間無法匹配」所指的是同一回事。並且,學生請願書中的第二點「我們反對毫無節制的使用數學!」,和教授請願書中的第三點「運用數學本身變成一種目的,而不是作為一種分析工具」傳達了相同的看法。最後,學生請願書中的第三點「我們要求一個多元研究取向的經濟學!」,這跟教授請願書中的第一點「不是新古典主義的理論被排斥在學校課程之外」、第四點「教學方法排除或禁止批判性的思維」、以及第五點「必須要有多元的研究方法被應用來分析複雜的對象」是互相呼應的觀點。

我很想現在就開始討論學生與老師們所提出的問題:「經濟理論是否是與現實無法匹配的虛構想像的世界呢?」,否是經濟學家是「在將運用數學本身變成一種目的而不是作為一種分析工具的風氣(次文化)之下」毫無節制地使用數學呢?,以及否是「經濟學教學將非新古典主義的理論排斥在外、欠缺多元研究、並禁止批判性的思維呢?」。但是,對我而言,這些都不是能夠三言兩語講得清楚的事情。這兩封請願書其實包含了很多經濟學理論研究與教學的不同層面的問題,要了解其意義其實要有相當深的經濟學理論研究與教學的實作經驗與涵養。我其實沒有勇氣與能力在此嘗試此將這些問題一次盡量地講明白,有些工作必須等待我們介紹了主流經濟學理論的核心思想與經濟學術社群的運作方式的種種故事之後,才比較能輕鬆上手。所以,必須要有更大的耐心,讓我以後藉由講一則故事接著一則故事的方式,來讓可能的真相一次接著一次慢慢地浮現出來。

另一項疑惑

但是,在我們停筆之前,我想你可能還會有一個疑問:

學生不懂經濟學,而且基本上是站在被動的地位學習老師主動傳授的內容,當學生不滿意所接受的教育時,只能勇敢地挺身而出提出抱怨與抗議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老師呢?老師如果不滿意上課方式與教課內容,可以主動改變自己的上課方式與講課內容,那不就可以在事後回應甚至是在事先消弭學生的抱怨與抗議了嗎?何必自己也跳進去抗議的行列?這不是自己在反對自己嗎?為什麼老師不那樣做就好了呢?

一種可能的簡單答案是:這些老師已經這樣做了,所以他們抗議的其實是其他不如此作為的老師而不是自己。但更麻煩且複雜的可能性是:他們抗議對象可能也包含自己。這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他們自己不能(能力不夠,只有能力教教授科書的內容),二是他們自己不願意或不敢或很難這樣做,因為對個別經濟學老師來說特立獨行的教學與研究風格代價可能太高了。

要回答這項疑問,也不是簡單的事。或許,我先不要說太多,讓你自己先想想看,讓你自己先動動腦筋,讓自己的想法有時間發酵並蒸餾出更成熟的觀點,到時候再跟我的說法做對照,這可能不是壞事情。

經濟學是一門怪異的學科嗎?

至少,現在你已經知道有一門學科,它有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字叫經濟學,雖然我們大多數人搞不清楚「經濟學是什麼?」,但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選讀它的學生與教授它的老師都有人不平則鳴地對它發出抗議之聲。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罕見事件,似乎比一生只見過白天鵝的歐洲人到達澳洲後首次發現黑天鵝更令人驚訝。

聽了這些發生在法國大學校園中經濟學學生與老師抗議經濟理論的故事之後,你是否會在心田裡開始升起一股迷惑,一股懷疑是否「經濟學是一門怪異學科」的迷惑?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