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觀察希拉蕊 和辯論對手交鋒: ​思考台灣​的未來​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觀察希拉蕊 和辯論對手交鋒: ​思考台灣​的未來​

 美國腦科學者、教授; Diplomate, American Board of Neurological Surgery, 1981-- 2015-11-20 09:59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經過近8年淬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10/13晚間在2016年總統大選民主黨總統參選人首場在拉斯維加斯這場2小時辯論會和對手辯論,冷靜自若地面對眾家對手他們的圍剿, 很成功的完成,  她的主要對手是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另外3位參選人針對她政治立場反覆、槍枝管制、軍事干預中東等議題的一連串攻擊她, 2008年參選總統時參加過20多場辯論會的希拉蕊,在拉斯維加斯這場2小時辯論會上,總是從容不迫,冷靜自若。而參選以來吸引廣大民眾支持的桑德斯表現也可圈可點,他訴諸民主黨左翼,敦促採取行動對抗氣候變遷,也不忘攻擊華爾街富有的資本家。辯論會上不乏劍拔弩張的場面,希拉蕊指責桑德斯槍枝管制立場軟弱時,現場聞得到些許火藥味。但希拉蕊國務卿任內使用私人電郵伺服器一事,意外地沒遭太多責難,連桑德斯等人都跳出來為她辯護。67歲的希拉蕊望為選戰注入活力,展現她集結民主黨基本盤的能力;桑德斯則是要測試看看,他的「政治革命」能否躍上全美國舞台。桑德斯激動地提出減少所得不均的論點,堅稱他自己不是「賭場資本主義者」體系的一份子。他自己說:「我主張的是所有人,而非只有華爾街億萬富翁過好日子的社會。」74歲的桑德斯自詡為民主社​​會主義者。希拉蕊亟欲展現她對自由派的善意,她說,事涉進步政策時,「我不會退居二線」。但當桑德斯拿北歐國家作為美國的範例來比較時,希拉蕊堅決表明了她自己的立場。她馬上說:「我們不是丹麥,雖然我愛丹麥, 但是我們是美國。」​ 想起8年前希拉蕊當年爭取2008年黨內提名時,曾和現任總統歐巴馬在辯論會上交鋒。現在已經經過近8年淬鍊,今天的希拉蕊展現她能充分來掌握議題,她的秘密是有不讓對手敢越雷池一步的能力。

觀察上述 他們的辯論圖景之後, 我想起在美國如下 :  美國羅斯福總統 , 在1941年1月6日 , 對美國會發表重要的演講進入尾聲時 , 說出了他心目所 想像之戰後世界的模樣。他想像所有的人都享有四個基本的自由:言論的自由,  信仰的自由,  不虞匱乏的自由,  和免於恐懼的自由。就某種程度而言  ,  我們的世界這些自由在現今已較 1941年時更廣地實現了, 但我們尚需要另一種自由 , 第五個自由。人需要脫離他自己和他罪性的壓制。──見華倫‧魏斯比《作個自由人──加拉太書 》​和見基督徒查 bible資料網站見【加五1獲得釋放】「基督釋放了我們﹐叫我們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穩﹐不要再被奴僕的軛挾制。」(加五﹕1) 我們若回顧上述, 並且來比較我們在台灣的未來, 希望台灣也很快的有同樣品質的辯論, 同樣品質的自由和和平的選舉, 希望神佑台灣!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