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役男權益誰來顧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役男權益誰來顧

 綠黨台南支黨部秘書長 2015-06-13 19:30
民意論壇是一個多元、開放的對話平台,無論是社會現象、公共議題、生活文化... 或是對民報的建言,皆歡迎投稿。恕不提供稿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職業、通訊地址、聯絡電話、E-mail帳號,本報有刪改權,不願刪改者請註明。
投稿信箱: twmingbo@gmail.com
我要投稿

今早傳來成功嶺役男割草暈倒送醫不治的惡耗,不免又想起2012年成功嶺勤務中隊役男陳俊銘的死亡事件,究竟我們的替代役是身處在怎樣的環境,好端端的人明明不在戰場,卻在受訓空間身亡?

再來回顧國防部的資料,2000年到2012年間,軍人「因公死亡」高達755人,此外「自殺死亡」的人數竟然高達332人,雖替代役與國防部常備役乃不同軍種,但一樣地,這些青年被迫奉獻自己青春,領微薄的薪俸卻毫無保障。

上個月剛三讀通過《替代役實施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利用公帑幫企業聘僱廉價勞工,又是非典型雇用一例!替代役的目標乃是社會服務,倒頭來卻是充滿剝削,畸形圖利財團。

從前年的洪仲丘事件再到今日的陳姓役男,都讓我們再再反思役男存在的意義與權益不被重視的處境,每當相關新聞浮現,又充滿著「草莓族!想當年我們可是...、當過兵才是真男人」的聲浪,倘若大家都是最底層被壓迫的族群,卻缺乏關懷的同理心,持續複製這些悲劇,那麼這些替代役的勞動力、甚至生命的耗損,相較於社會服務或國防基礎的提升,真的值得嗎?

作為一個去年剛退伍的替代役,也歷經過成功嶺的日子,離開成功嶺下單位後,加上伙食加給一個月仍不足10k,也禁止在下班時間有兼職工作,營外的勞動權無法被保障,營內的則備受身心狀況等風險,更遑論更低的加給補貼。

政府不應再增加非典勞動力的使用,並提高基本薪資。隨著台灣募兵制度的轉變,替代役作為制度轉換期間的制度,應著重在公共與社會服務,甚至進一步縮短役期,還給役男自由之身。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