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港評服貿兩岸權貴共榮圈 人民共衰圈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港評服貿兩岸權貴共榮圈 人民共衰圈

 2014-04-12 17:35
香港工運學者區龍海,發表評論台灣反服貿專文,直指服貿是親中派權貴的賣台陰謀(網路圖片翻攝)
香港工運學者區龍海,發表評論台灣反服貿專文,直指服貿是親中派權貴的賣台陰謀(網路圖片翻攝)

香港工運學者區龍海,4月11日於香港獨立媒體網(Inmediahk.net),發表一篇評論台灣反服貿專文,內容指出,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歷史意義,就是台灣人民,為保民主和民生,站起來試圖阻擋中台權貴資本集團,繼續推進大中華權貴資本主義。它讓兩岸統治者知道,台灣人民不是頭殼阿斗!今日的中國是超強的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權既專制又貪腐,若它來跟台灣訂立所謂自由貿易協議,只是「鱸魚問候小蝦」,不懷好意。即使中國暫時向台灣讓利,只不過為其一統江山的戰略目標服務而已。

現為美國學術雜誌(Working USA)編委會成員,退休教師區龍海昨日發表一篇名為「他們的共榮圈,你們的共衰圈——兩岸三地經濟融合對普羅大眾的意義」,大加讚譽台灣的太陽花反黑箱服貿運動。內容詳實剖析中港台財團的共謀勾結,勢將對普羅大眾造成災難性後果。

文章中,關於「陸港財閥王國」面向,區龍海分析指出,自從鄧小平走資本主義之後,中國迅速崛起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並且是一種貪腐的「權貴資本主義」。既貪且強,所以中共完全成功收編香港的權貴資本集團,也完成了陸港之間的經濟融合。

今年三月,《英國經濟學人》把香港列為世界頭號「朋黨資本主義」。其實香港從來都是朋黨資本主義,只不過從前的朋黨,以英資為核心,而現在則替換成以大陸和香港華人財閥為核心而已。這個陸港經濟共榮圈,造就了陸港財閥王國,也造成貧富懸殊,隨經濟增長而增高。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香港從前的商業週期與美國同步,但是近年來,由於陸港融合,連商業週期也變成與大陸同步。當中國經濟出現下滑趨勢,香港也不能例外。最近《英國每日電訊》即報導香港銀行的憂慮指出,由於借了太多錢給中國,而出現銀行內部困境。

至於「兩岸財閥共榮圈」面向分析,區龍海指出,就台灣而言,中共雖然在政治攻勢上不很成功,但在商戰上,同樣成功收編了大部分台灣財閥,以至明顯可見,台灣財團非靠大陸市場與大陸廉價勞工,不能發財。不過,兩岸的經濟融合暫時遠不如陸港走得遠。此所以中共卯足後勁,利誘台灣財閥與中共黨國要人簽訂ECFA,以及後續的服貿、貨貿,藉商戰協助統戰。即使這次遭情勢所迫,暫緩攻勢;一旦運動退潮,國共在民進黨的暗助下,大陸與台灣大資本加緊合作甚至局部融合,實屬必然。所以,區龍海說:「兩岸權貴資本的共榮圈,早已形成。台灣人民死活,實非兩岸財閥所關心」。

從台灣中小規模經營者居多的面向,區龍海也點明台灣企業無力對抗中國的現實。文章中指出,台灣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清楚明白,兩岸這種經濟融合,對於兩岸財閥一定「利大於弊」;但於己卻不一定,甚至可能「弊大於利」(雖然不同行業之間會有很大分別)。他們也知道,光是抗拒陸資,無法有效保護自己不多的自主性。是以去年台灣一些泛綠學者,出來批評兩岸政府所簽訂的18項協議內容:「重財團輕人權,甚至成為,兩岸政商集團分配特殊利益的平台」,進而提出爭取兩岸簽訂《人權憲章》,意圖政治上反守為攻。這是聰明一著。

然而,台灣中小商人自己利益過於分割,當中很多受益於大陸市場,所以他們不能形成統一力量抵抗中共;相反的,對於那些已經非常依賴大陸市場的台商來說,不管他們是否願意,由於利潤依賴中國威權主義的包養,終將在對抗中共問題上更形失能。

專文中也強調,台灣反黑箱服貿的意義重大,學者區龍海指出,不論這次台灣反服貿運動的最後結果為何,它所折射出來的各種傾向,都饒有意味。從20年來全球正義運動歷史來看,台灣發生反服貿運動,不是意外。所謂自由貿易協議,必然造成各國勞動待遇競相比賤(Race to the Bottom)的惡果。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