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鎮因竹得名、以竹聞名,是臺灣竹工藝的重鎮。堅韌的台灣竹,在工藝家邱錦緞巧手編織下成為一件一件的藝術品,今年臺灣工藝中心「品‧工藝」展所嚴選的15家工藝廠家,邱錦緞的作品,重現台灣竹工藝的傳承與文化。
「60-70年代,竹工藝重鎮的竹山,家家戶戶都是竹製品代工大廠,隨著外移中國大陸,以及越南與印尼以較便宜的價格,大量引入臺灣,竹山工藝因而日漸沒落與消退,從數百家的工藝廠,僅剩餘目前少數的小型工藝坊。」邱錦緞說。
竹產業是台灣傳統行業,原本消退的情勢,卻也因近年來環保意識的提倡與抬頭,有了起死回生的機會。邱錦緞說,台灣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適合竹類生長,竹林只要3或4年就可砍伐應用,越砍生長狀況越佳,比起需要生長超過數10年才能利用的木頭,更是適合做出環保耐用的生活用具,還能製成美感獨具的藝術品。
出生於鹿谷鄉溪頭的邱錦緞,從小在竹林中成長,高中畢業後,她回母校竹山高中參加農委會辦理竹編傳習計畫5年,為國寶級薪傳獎得主黃塗山傳藝學生。
結訓後被聘為傳統藝術中心委竹山鎮公所辦理竹編的指導老師,從民國86年至今已有18年之長,現在仍持續為竹編教學。
曾獲1998年省建設廳傳統手工藝—最優良獎、2003年台灣工藝競賽—新人獎、2005年大墩美展第一名及大墩獎、2007年高雄美展第3名及大墩工藝師、2006年獲加拿大邀請竹編巡迴個展及總統府等多次展覽,於2010年入選第4屆臺灣工藝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