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魯台營、曾梓峰力挺潘孟安 “六大治水綱領” 打造屏東安居樂業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魯台營、曾梓峰力挺潘孟安 “六大治水綱領” 打造屏東安居樂業

 2014-10-22 17:15
魯台營、曾梓峰教授等公民團體力挺潘孟安「水域治理政見」(記者陳俊廷攝)
魯台營、曾梓峰教授等公民團體力挺潘孟安「水域治理政見」(記者陳俊廷攝)

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今(22)日在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曾梓峰教授等公民團體力挺下,公佈“六大治水綱領”作為其「水域治理政見」,他強調,未來勝選後,將以公私協力為行動方針,讓屏東縣民安居樂業。

潘孟安今日在高雄市綠色協會理事長魯台營、曾梓峰教授等公民團體力挺下,宣佈其「水域治理政見」,其六大項治水綱領:

一、爭取屏東縣為全國禁伐林獎勵示範縣市,並推動林下特色作物經濟;

二、利用縣內河川流域公有地推動濕地、滯洪池與水岸廊道;

三、加速推動河川中下游防洪及排洪設施;

四、推動地下水智慧化管理;

五、推動污水下水道興建,並建置營運管理機制;

六、持續推動沿海地層下陷區防備災與觀光教育兼具的調適專案。

潘孟安表示,全國原住民保留地計26萬多公頃,其中林業用地佔75%,面積達20萬公頃。該等林業用地對於國土保安及水源涵養相當重要,依現行規定,林地造林20年後,林農即無獎勵金可領,易形成「砍大樹種小樹」,對山坡地衝擊過大。為此,他認為,倘「土地權利人」具意願保留林木,應制定補償機制。讓山坡地之森林覆蓋率極大化,同時推動林下特色作物栽培計畫,以增加林農保護山林之經濟誘因。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他計畫推動水岸廊道計畫,利用台糖農地或國公有土地,廣設滯洪池、濕地與林木綠帶,整備出更多的行水空間與綠化親水空間,汛期來時,排水工程是居民的護城河,平時就供休憩運動成為帶狀公園。此外,他也將以萬年溪上游之海豐濕地、圳寮濕地為啟動核心,向東覓地闢設濕地、接合本區水圳,串連農科園區的滯洪池與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疏洪系統,構建一個生態水系網絡;藉此爭取濕地公園國際認證,融合教育、觀光與環境,讓濕地公園成為國內最安全的賞螢火蟲專區。

除此之外,潘孟安也針對高屏溪、東港溪、林邊溪流域及枋寮、半島地區的排水防洪整治,提出深入的全面規劃,並針對縣內嚴重地層下陷區提出對策。

潘孟安強調,將結合雲端科技、智慧電網與再生能源概念,利用林邊光采濕地智慧電網經驗,推廣每個養殖戶裝設智慧電錶,透過用電資訊蒐集與管理,將可有效管理地下水使用量。

出席記者會的環保團體代表魯台營與曾梓峰都肯定潘孟安的水域治理政策,不僅符合三生原則,更符合新世代地方治理的價值圭臬,期許潘孟安未來若當選縣長,可以延續曹啟鴻縣長治水政策,讓屏東縣民能夠安居樂業。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