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沒有愛的智慧有多可怕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沒有愛的智慧有多可怕

反駁某些「基督徒」在劉曉波逝世之後的言論

2017-07-29 12:13
劉曉波是爲公義和愛而獻身。圖/網路資料合成
劉曉波是爲公義和愛而獻身。圖/網路資料合成

劉曉波被中共虐殺之後,全球有良知的民主人士無不表達同情和憤怒,惟有少數自稱「基督徒」(耐人尋味的是,又都自詡爲「改革宗基督徒」)的人士居高臨下,自以為義的發表某些自以為是的言論。這些言論不僅有害於社會公義的彰顯,而且也有害於基督福音的傳播。因此,我有必要提出商榷和反駁的看法。

極致的改革宗神學,會讓人看不見愛

有一名北京基督徒李岩在微信上説:「沒有來自上帝的真理,就只能是道德主義的受苦。我很敬佩王怡牧師,站在真理上批評曉波老師是道德主義的受苦。」

臺灣靜宜大學教授柯志明在臉書上發文指出,「做為一個基督徒,我堅定地相信,若沒有那位為劉曉波及所有中國人而被判死刑釘十字架流血而死但又復活的耶穌基督,離開了祂,劉曉波的死將毫無意義,與其他世人的死無異。」

當我發佈台北濟南路長老教會和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會,將在本月30日晚上7點至9點爲劉曉波舉辦燭光追思禮拜的消息之後,在上海牧會的年輕牧師謝昉在我的臉書上留言說:「借教會為之舉行追思禮拜則極為不妥,也向世界傳遞干擾福音的資訊,似乎讓人覺得只要『行公義、好憐憫』或從事符合聖經倫理的活動就可以得救,這是有違福音的。望深思熟慮。」

這三種標榜改革宗神學的論調,讓我感到相當難過和遺憾,尤其是三位發言者都是跟我熟悉的主內肢體。然而,吾愛吾友,吾更愛真理,不得不撰文與之商榷。我遺憾地看到,他們貌似神學正確的言論,毫無愛心與悲憫,無非是為了顯示自己「神學正確」或高人一等。他們對劉曉波的輕視乃至蔑視,間接的跟共產黨對劉曉波挫骨揚灰的暴行相配合。他們否定上帝普遍恩典的教義,自以為是天堂的守門人,任何人都得跟他們購買一張門票,才能進入天堂。

近年來,改革宗神學在華人教會的復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然而,我越來越發現,有一群人將改革宗神學推向極致,比賽「誰更改革宗」,或者「誰是百分之百的改革宗」。假如加爾文來到今天他們主持的教會,恐怕也會被排斥在壁壘森嚴的「改革宗」之外。某些一旦戴上「改革宗神學家」的面具便不可一世的人物,其實是極端不寬容的原教旨主義者,他們將愛和公義相平衡的福音加以意識形態化、教條化,淪為耶穌所痛恨和譴責的法利賽人。

這一次,這些「改革宗代表人物」關於劉曉波的言論,在社交媒體上受到教會內外普遍的質疑。首先,劉曉波是否爲基督徒,我想只有他自己知道,當然上帝也知道。其他人多年無法接觸到獄中的劉曉波,對此難以下定論。即便我們暫時認為劉曉波是非信徒,關於教會是否可以爲非信徒舉行追思禮拜,在基督新教內部似乎並無定論。然而,謝昉牧師輕率地對教會爲劉曉波舉辦追思禮拜下了一個「干擾福音」的嚴重定罪,讓人感到莫名驚詫。

追思有時候是為了活著的人

對此,此次紀念活動的舉辦方,台北濟南路長老教會的黃春生牧師在臉書上留言說:「本質上都是為自由民主價值在奮鬥的人,自由民主也包括自決權。如果劉曉波活得更久,他也會有更多民主自由的體悟與論述。為一位勇敢的中國人權鬥士舉行追思會,是我們可以做的事。」而教會公報社的總編輯方嵐亭牧師也留言說:「我現在最大的領受,是他為他那被奴役的同胞們能獲得自由而受苦受難,而我自己很慚愧在身心自由下,靈魂是那般囚禁。」

主流出版社總編輯,爲劉曉波出版文集的鄭超睿弟兄在臉書上指出,「我當然了解不同的宗派對於追思禮拜、喪事禮儀有不同的見解,這部分我絕對尊重。但別的宗派有不同的做法,也請尊重,宣教的方式有很多種,不要隨便指責別人『有違福音』。我忍不住要說,對於一個被獨裁政權壓迫至死,並且從著作中很明顯可以看出這人至少是一個慕道友。然後呢,有一些基要派的信徒議論紛紛,究竟可不可以幫這人舉行追思禮拜。我只看到神學,看不到愛。我聞到一股濃烈、不帶馨香的法利賽人味,有些人重視的是神學正確,像糾察隊一樣檢查大家有沒有守律法。……余杰當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的時候,亦師亦友的劉曉波先生就在旁邊觀禮,余杰曾經告訴我,如果有一天劉曉波先生出獄後,他很希望也有把握要做劉曉波先生受洗的觀禮人。很遺憾的是,劉曉波生前的最後幾年就在獄中被囚禁至死,最後還被強迫火化、海葬。我不會去論斷誰是不是基督徒。最後我想說,追思禮拜有一大部分其實是為了還活著的人所舉辦的。」

劉曉波用生命實踐真理

對於其他兩種認為劉曉波不是爲耶穌基督而死,其死亡就毫無意義的論述,在北美牧會的王志勇牧師評論說:「喪失基本常識和良心,劉曉波就是因為見到此類的神棍而不願意到教會中受洗的!」臺灣基督徒學者,傳道師洪聖斐在臉書上也留言指出,「上帝是不是外邦人的上帝?當然是!上帝有沒有興起外邦人在祂的計畫中扮演角色?當然有!上帝有沒有跟外邦追討過他們實施暴政的罪?當然有!那憑啥說拿劉曉波的死說嘴?……某位基督教界有名的大學教師拿劉曉波的不幸做文章。真的該去讀一下耶穌在《啟示錄》中對以弗所教會的責備。」

還有一些弟兄姊妹也在臉書上留言,有人說:「那位大學教師也是基督徒嗎?若是那真是太不該了,中國拆教堂的行為那位教師沒看見嗎?還是視若無睹?如果是視若無睹還替這種不公不義的政權歌功頌德,那他根本不配為基督徒。」還有人說:「也許可以用《沈默》來作為回應,耶穌用自己的生命向世界遞出橄欖枝,是要讓所有人都能被祂的愛所拯救,無論認不認識祂.何況說不定其實劉曉波比很多人都要來得更認識神,只是還沒有受洗。耶穌的愛是寬容的,這個時候應當與哀哭的人同哀哭。」

劉曉波爲公義和愛而獻身,此事至少彰顯出上帝在這個世界的普遍恩典。在上帝宏大得超乎我們想像的救贖計劃中,上帝並非單單使用基督徒,也使用非基督徒。很多不是基督徒,甚至是「異教徒」的偉大人物,也在用生命踐行某一個層面的上帝的真理,比如甘地、哈維爾、達賴喇嘛等人,他們都不是基督徒。然而,我在精神上與這些追求公義和愛的人的相通性,超過了跟那些將聖經經文和基督教教義當作磚頭砸人的所謂「基督徒」的相通性。

我閱讀過劉曉波的很多文字,發現劉曉波研讀過聖經和許多神學著作,內心深處充滿了對真理的渴慕,甚至比很多「教主式」的專橫獨斷的基督徒更接近聖經真理。劉曉波在〈鐵窗中的感動:獄中讀漢斯‧昆《論基督徒》〉一文中寫道,「基督教信仰的最偉大之處在於:人之為人,首先是愛,其次才是智。無愛的智慧越卓越,就越有可能作惡多端。絕對的愛無條件地構成人性的必須條件或前提。」願劉曉波的這句話能讓那些缺乏愛心、冷漠怯懦的基督徒們反省自己的信仰真貌。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