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精神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1月13日於印度加爾各答總統大學,針對印度大學生發表演說時,表示自己在思想上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並說現在很多馬克思主義領導人,在思想上已經變成了資本家。
從社會經濟學角度,他說自己是一位馬克思主義者,因為馬克思主義的敬仰者,著重於降低社會貧富差距。然而,世界上許多馬克思主義領導人,在思想上已經淪為資本家了。這取決於他們個人的思維、動機,以及視野的寬廣度。達賴喇嘛於印度發表「如何促進世界和平」(A Human Approach to World Peace)的演說中,表達了上述看法。
他說,在資本主義國家裡面,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馬克思主義強調平均分配,此一「社會分配」問題,對他來說特別重要。
達賴喇嘛在演說中指出,20世紀充斥著動亂;他期勉30歲以下的印度年輕人致力於建設一個和平的21世紀,其方法很簡單,就是締造一個「對話世紀」,透過對話方式來解決問題。他並說自己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這樣一個和平世紀的到來,不過,30歲以下的21世紀主人,是可以透過意志、視野與智慧,建構出一個和平的新世紀;達賴同時也呼求人們能夠全面廢棄使用核子武器。
一位印度大學生提問指出,為何達賴的一本書名叫做「放逐中的自由」(Freedom in Exile)。達賴喇嘛回答時指出,「在一個自由國家,個人就能享有完全的自由」。現年72歲的達賴,當他於1959年,16歲時候從西藏流亡印度,失去了自己的國家與自由。後來他與10萬流亡的藏人追隨者,來到印度北部的達蘭薩拉,他有機會認識不同宗教背景,以及文化截然差異人士,因此,也有機會開擴自己的宗教眼光、視野。所以,書名的意思是,流亡之中卻仍得到自由。
從1959年西藏流亡,達賴喇嘛一直生活在印度。他曾和中共政權,就藏人獲得更多自治權問題,進行多次不成功的對話。1989年,達賴喇嘛獲頒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藉此表彰他為西藏自由,以及非暴力和平解決西藏問題作出的努力貢獻。
北京一直譴責達賴喇嘛是分裂分子,反對任何國際領導人士接見達賴。達賴喇嘛則表示,自己並非尋求獨立,而是主張中道路線,希望西藏在中國框架內,能夠獲得高度自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