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公園綠地納入防洪系統 幫助台北不淹水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公園綠地納入防洪系統 幫助台北不淹水

 2016-12-06 16:42
台北市公園綠地不少,專家學者在氣候變遷與綠地調適策略研討會中,紛紛針對綠地可發揮的環境調節和防洪功能提出建議。圖/李書璇
台北市公園綠地不少,專家學者在氣候變遷與綠地調適策略研討會中,紛紛針對綠地可發揮的環境調節和防洪功能提出建議。圖/李書璇

台北盆地天氣變化劇烈,為了探討公園綠地面對極端降雨的因應作為、公園綠地與都市熱島效應減緩等主題,台北市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舉辦「氣候變遷與綠地調適策略」工作坊,討論氣候變遷與綠地調適策略;公園處副處長黃淑如表示,在所有都市基礎設施中,作為綠色基盤的公園綠地系統,是最有條件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種種狀況。而公園綠地如何納入防洪系統,學者認為應透過定量方法,模擬城市中的逕流動態,才能知道如何設計道路、如何將引水導到公園綠地中處理。

主持人劉柏宏表示,台北盆地環境受都市化影響,地表不透水層面積比例高,再加上氣候變遷影響,都市極端強降雨事件常態化,受限於交通及地下管線問題,以及既有雨水下水道改善困難等諸多狀況下,必須考量其他非工程手段、配合土地利用的規劃與管制,採取流量分擔以作為因應策略。

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助理教授廖桂賢認為,河川溪流等水文變動是大自然的規律,人類社會才是需要「韌性」去配合調適的目標。公園綠地除了是城市韌性的實踐場域,更是重要的教育媒介;例如公園內的滯洪池,在平日是休閒的地方,但在暴雨來臨時展現的蓄水功能讓民眾了解:都市並非永遠乾淨清爽,水的動態是很自然的事;公園的存在恰能展現與城市水共存的事實。

台大土木系副教授李天浩表示,台灣和西方城市,在降雨條件、居住型態和供水來源皆不同。入滲、補注等策略是針對降雨時間長、強度小的海洋溫帶國家,並不適合台灣短時間、強降水的氣候情境,其造成的短時間淹水才是台灣需要面對和處理的主要問題。而公園綠地如何納入防洪系統?李天浩認為應透過定量方法,模擬城市中的逕流動態,才能知道如何設計道路、如何將引水導到公園綠地中處理。

針對防洪治水,台北市水利技師公會理事長凌邦暉也表示,台北市潮差大、加之地質土壤的多樣性、以及地下水位等條件,在防洪設施的設計上存在先天限制。例如依山地區作滯洪池,透過雨水下滲,補注地下水層作為主要調節手段;而臨水區作滯洪池,由於位置接近地下水位,故不存在入滲條件,僅能協助河道分攤貯集水量。因此建議,台北市不應以單一方法作為治理水的方法,「分區、因地制宜」的治理才是面對氣候變遷強降水的合適策略。

在綠地因應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為上,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助理教授石婉瑜表示,綠基盤作為熱島效應的應對方式,應從完整的地理單元來檢視。例如關渡平原、社子島及河川等大面積水體,都可以作為「冷島」達到調適溫度的目的,「冷島」透過綠地與水體的搭配,形成重點冷卻效應場所。但降溫效應亦有其距離限制,因此要重視作為風通道的綠廊配置,才能維繫冷島和建成區之間的涼化效果。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執行長周聖心也表示,地方型公園綠地作為氣候變遷調適應策略應注重兩面向:棲地保存、線性綠帶發展作為降溫調適、透過公園內種植大型喬木提升綠覆率、減低空氣汙染威脅。他表示,針對中型以上的公園,應作為藍綠帶的策略點,從河岸延伸,透過植樹、自行車綠網的建置,將風與綠引入市內,達到環境調節和教育目的。另外,目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也與台北市內的社區大學合作,每年提出數十個地方型的行動方案,例如雨撲滿、舊水圳開蓋等,也都同步協助,讓台北市的城市調節方法更為豐富。

相關新聞列表
生活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