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香港爭民主】1.3萬人響應罷課 今再辦遊行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香港爭民主】1.3萬人響應罷課 今再辦遊行

 2014-09-24 15:19
香港爭民主罷課運動,進行到今天第三天,下午三時開始舉辦遊行。(翻攝自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爭民主罷課運動,進行到今天第三天,下午三時開始舉辦遊行。(翻攝自香港獨立媒體網)

香港大學生為抗議中國對香港特首選舉的鳥籠式規範,發動罷課行動,至今(24)日已進入第3天,為了加強表達訴求,罷課成員今天下午3 時,還將發動遊行,從集會的天馬公園出發,途經中環鬧市,再到特首辦公室,希望能喚起居民對此事的重視。

雖然萬頭竄動的照片已經見報,不過就如同台北舉辦的各種社會運動,部分香港媒體仍將焦點聚集在人數上,主辦的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簡稱學聯)表示,原先希望有8000人出席,昨天卻爆量達1.3萬人,但有保守媒體指現場只有5000人,更有人以照片清點人頭方式計算,宣稱只有3000人到場。

學生代表則象徵性的在主講台上放了一張折凳,表達希望與香港特首梁振英面對面溝通的立場,不過梁振英則未到現場,只短暫出面對媒體表達「認同,但不接受訴求」的看法。梁說,香港是依法行事的社會,無論普選或其他問題,都要照法律辦事,因此,基於基本法規定,特首提名權在提名委員會手上。

梁振英的言下之意,就是拒絕學聯爭取公民提名的訴求。

除此之外,梁振英還表示,中國人大常委會已定下政改框架,政府將就如何落實2017年普選,聽取社會意見,「到那時候,民主成分一定會比目前1200名選委會成員推選特首還多」,並希望各界能一起向前行實現普選。

而中國媒體也開始發動宣傳反撲。人民日報海外版在題為「香港如何真正『息爭止紛』」的評論文章中指出,香港的政改爭議已持續一段時間,人大常委會日前作出的政改決議,其意也在於「息爭止紛」,並且強調,「普選沒有國際標準」。

香港民主派人士隨即發表談話,認為香港普遍存在這樣一種聲音:港人全權決定政改,北京中央不應插手。而偏向北京的建制派則說,實際上香港是中國大陸的特區,北京中央對香港政改有最終決定權,符合基本的政治倫理,也是《基本法》早已規定好的事。

由於下午的遊行並未依程序向警方提出申請,主辦單位表示,預料將不免有衝撞與衝突事件發生。

以下是發動遊行的勞工及基層團體爭普選聲明全文:

【反對人大粗暴落閘 既要真普選也要改善民生】

201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無視逾七十萬香港市民透過電子公投表達要求特首普選要有公民提名的事實,通過了有關2017年特首和2016年立法會議員產生辦法的決定。根據人大常委的決定,不但2016年的立法會選舉會維持現狀,2017年特首選舉的候選人將由提名委員會提名二至三人,而每位候選人將需要有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成員的支持。由於人大常委要求提名委員會的數、溝成和委員產生辦法要按照現時選舉委員會的安排,換言之,未來的提名委員會中,將有起碼近半中上階層的代表。即使最後特首由全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選民也只能夠在兩至三位中上階層代理人之間作出「選擇」。

今天的香港能成為世界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多年來眾多打工仔女的付出應記首功。可是,港英政府視商界為其主要盟友,藉自由市場、積極不干預為名,施政一直都以保障商界利益為依歸。因此,港英政府只願為基層大眾和弱勢社群提供微薄的社會保障,同時沒有制訂完善的勞工政策以緩和市場上勞資之間極不平等的關係。於是,打工仔女打造出來的繁榮成果,卻只有一小撮中上階層能享受。

九七回歸並沒有改善基層勞工和其它弱勢社群的生活質素。中共幾乎完全沿用殖民地政府的管治手法,藉與大商家連成一氣以管治香港,令香港貧富懸殊的情況愈見嚴重。即使民間多年來鍥而不捨的爭取令到政府不得不設立法定最低工資和準備推出低收入補貼等措施,但既得利益者在規管工時、全民退休保障、房屋和教育去商品化等議題上均未見鬆動。由此可見,對特區政府來說,保護富人的財富和地位才是其首務,而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基層勞工就可以置之不理。

今次人大常委無視逾七十萬香港市民提過電子公投爭取公民提名,設定偏袒中上階層的特首候選人提名方法,不但延續了特權精英的權力,也是要鞏固既得利益者的權位。事實上,人大副秘書長李飛早前已經說明了,高門檻的篩選候選人機制就是要保障商家的利益。當學聯發動大專學生罷課的頭一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卻在北京接待多位香港富豪,這場面無疑是在提醒我們,別期望人大常位訂下的政改框框,可以為被壓迫的民眾帶來任何希望。

真普選未必會即時改善基層勞工的民生狀況,但現有的政治制度和人大常位的決定卻明顯是壓抑基層勞工訴求和政治權利的安排,勢令我們爭取改善民生和進步社會改革的工作更加果難。即使前路再艱苦,我們都絕不認命。大專生和中學生的罷課行動和如箭在弦的「和平佔中」都不會是民主運動的終點。相反,這些抗爭將有助我們累積力量,繼續爭取落實真普選和改善基層勞工民生的社會政策。

以下是我們的訴求:

一、 人大常委收回有關2017年特首選舉和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的決定,在下屆特首選舉落實真普選。

二、 特區政府承諾盡快開展開規管工時、全民退休保障的立法工作。

三、 特區政府與民間團體定期交流,討論如在在中長期落實有利基層、勞工、婦女、少數族裔的政策。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
關注學童發展權利聯席
左翼21
基層發展中心
領匯監察
照顧者關注組
香港婦女勞工協會
青年拒當樓奴運動
勞資關係協進會
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
香港職工會聯盟
混凝土業職工會
香港碼頭業職工會
香港泥頭車司機協會
太古飲料(香港)職工總會
土地正義聯盟
街坊工友服務處
前線福利從業員工會
同根社
港九拯溺員工會
慈樂邨居民協會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
慈雲山社區發展協會
清潔服務業職工會
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