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威權時代,政府押送政治犯到綠島,都很低調甚至是掩蓋的;但送黑道大哥去綠島管訓時,常是以直升機直接押解過去,電視媒體也以大篇幅的版面時段報導,這就是統治的一種宣傳方式與手段。」
十多年來專心投入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述歷史工作的曹欽榮,在公視《頂真人物》訪談現場,悠悠地說出綠島——這塊台東外海的島嶼,曾經作為政府禁錮政治犯與黑道大哥之處,在那幽暗的時代所扮演的角色。
曾經參與國內多所公私立人權博物館紀念館規劃設立的曹欽榮,在陳水扁當選台北市長後,參與台北228紀念館的籌設規畫,之後出任228紀念館的副館長。因為這樣的機緣,他後來也規劃了鄭南榕紀念館,首次政黨輪替後,更投入綠島人權紀念園區規畫,也從那時候更深地接觸到白色恐怖受難者,更一頭栽入白色恐怖受難者口述歷史的工作,直到現在。
曹欽榮表示,這段時間記錄了許多願意說出這段傷痕的受難者,他們的遭遇悲傷與心情。這其中有人的政治光譜或許「偏統」或「偏獨」,曹欽榮說「只要有人願意說,我都願意紀錄,用文字用影像,因為這些人的故事若沒有記錄下來,故事就會永遠埋在地土,不會寫進歷史裡」。而這就是曹欽榮的負擔跟使命感。
十幾年下來,曹欽榮往來台灣本島跟綠島,少說也有兩三百趟,也陪著受難者一趟一趟重建1950年到1990年之間歷史的原貌;揭開這個關匪諜、關政治犯的地方,許多外界未曾知曉的面紗。
「只要有人願意說,我都願意紀錄,用文字用影像,因為這些人的故事若沒有記錄下來,故事就會永遠埋在地土,不會寫進歷史裡」。圖/公視《頂真人物》提供
曹欽榮表示,早年的政治犯因著勞動,而跟綠島當地人有不少互動,幫綠島的孩子補習……;他說「甚至還有人更因而娶了綠島當地的女性」。曹欽榮說,也因著不斷的訪談,從一個個人與人之間的故事,看到人性中的善良與美好,也看見更多的辛酸;因為有多少家庭在白色恐怖的陰影下為之破碎,「有多少人的一生因著政治犯的烙印,就枯萎了」他說。
曹欽榮在公視《頂真人物》中呼籲,真誠希望當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園區設立後,「能讓大眾用更高的高度看綠島,它不僅有陽光、海水,是黑暗觀光之地,更是世界獨一無二的『自由遺產』」。
本集人物:為白色恐怖受難者書寫 曹欽榮
播出時間:2018年7月8日(週日)下午5:30
影音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