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唐永紅教授發表於《中國評論》的這篇〈積極現實主義:新時代對台工作思想芻議〉,完全體現了中國家父長式的教訓口吻,把「霸道」說成「愛護」,其所謂的「好言相勸和皮鞭伺候」的交替應用,目的只有「聽我的就是了」的「君命」,是美化語言和動作的「主人觀點」,是「單邊主義」,那有「兩岸一家親」的平等和諒解可言。
只有「主人觀點」的中國對台政策十分危險,這種單邊主義的對台政策,根本上是無視於台灣人的想法跟台灣人的感受,有的只是要台灣人順從「指示」和「命令」。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將台灣人當奴隸,是侵略的行為。
單邊主義其實也忽略了更好的衝突解決方式,影響到台灣人民和中國人民的福利。這種只是依據自己的想法所制定的對台政策,根本上無法符合台灣人的期待。其結果只會造成台灣和中國不必要的誤解和緊張,非常不可取。
因為中國的「單邊主義」非常危險,台灣人若不能了解中國的想法而有所提防,甚至導正提醒對方的錯誤,最終,中國恐怕會自以為是而惱羞成怒,台灣也會在內有統派應和,外有中國的文攻武嚇而陷入危機。
中國的對台工作是放在中國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關係,而對台戰略的成效,則要根據對台統戰經驗調整對台工作思想。所以,綜合中國對台統戰經驗,唐永紅將中國對台經驗的累積分成:「消極現實主義」、「盲目自由主義」、「積極現實主義」三個面向。
所謂的「消極現實主義」,是認為海峽兩岸的矛盾,最終還是得靠實力解決。這個論點是認為以目前兩岸實力消長態勢,台灣反正獨不了,愛怎麼折騰隨他去,等到大陸自身發展強大起來,國際勢力也沒法干預,到時候再去收拾。
這一派是主張保持戰略定力,發展優先,把對台工作目標限定為爭取中國的國家發展機遇期,為國家發展維護台海和平環境。沒有打算運用不斷強大的實力,轉化為對台的影響力與控制力。
簡言之,這一派對台灣而言也沒存甚麼好心,其維護台海安定的著眼點,是為了自己的發展需要。目前無法直取台灣,是礙於國際勢力干預。
「盲目自由主義」乍看像是比較民主的方法,這個主義是認同兩岸矛盾,在於發展道路和迥然不同的社會制度。但是中國得十三億人口之助,有龐大的政經優勢,只要經過交流,兩岸缺乏的共同經歷、共同的利益及共同的認知、價值、理念就會消弭於無形,兩岸統一水到渠成。
這一派是以中國的經濟優勢在做「溫水煮青蛙」的動作。不一定要煮熟青蛙,但環境的變化若能改變青蛙的習性也是辦法。
這也就是以「利益」誘惑台灣人進入中國控制的環境,使台灣人暫時忽略社會制度和價值觀,等台灣人慢慢習慣專制體制,只求金錢利益而放棄靈魂的自由,那時候,台灣被統也就指日可待。
這一派更忽略了擁有十三億人口和龐大土地中國,如果不採取「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讓人民在自由、民主中去發揮潛能,經濟發展將會更有成就,也更有人性,真正做到以民為主的社會,這不是比「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好嗎。
「積極現實主義」的形成,是認為國家認同與統一主要是強迫而非自願。「積極現實主義」主張國家統一,包括國家認同的建構,是在國家正能量的綜和實力,以及綜合實力的威懾和吸引力。其次是政治體制、教育體制、輿論體系在國家意志的要求下,配合國家意志,強化國家認同。
這一派認為兩岸交流對國家認同的建構是有限的,而且還要取得台灣內部政治體制、教育體系和輿論等各系統的配合也不容易。
所以,「消極現實主義」和「盲目自由主義」作用不大,必須要實施「積極現實主義」,要了解和平發展並不必然會和平統一。因此,「積極現實主義」是基於實力原則強化反獨的威懾,與促統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則將中國不斷成長的實力,透過各種管道與機制轉換成對台的影響力和控制力。
這一層面強調的是操之在我、主動介入、積極有為。因此,這一個階段必須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反獨促統、增進台灣民眾兩岸一國的國家認同。
簡單的說,「積極現實主義」就是中國要積極介入台灣的事務。所以,為體現中共十九大以來「積極現實主義」論調,配合中國的國家發展,外在的中國軍機繞行台灣飛行,以及所謂惠台措施等積極的要以中國的實力促統。
這是霸道的流氓行為,是以國家的武力強加於他人的惡棍手法,沒有民主機制,更沒有兩岸一家親的理性。
不過,中國所謂新時代的「積極現實主義」恐怕有錯估形勢,「單邊主義」的自以為是,錯估了美、日、台等對民主價值體系的堅持,以及軍事戰略的不可退讓,更高估了自己的武力和經濟力。
國際是講究實力原則,現在要捋美、日的鬍鬚,恐怕時候還沒有到,躁進的結果,反而暴露中國的敵對性和孱弱性破口。
中國錯估了美日的國家利益和反應,以為這些年來中國對民主國家的予取予求,都能順遂,中國以現在的實力再擺個凶狠的樣子,就可以蠶食鯨吞台灣和南海,美、日等民主國家會再一次忍讓。卻不知什麼是臨界點,什麼是美、日等民主國家的紅線,也不了解自由與人權的價值觀,對台灣人民的重要性。
直白地說,中國講統一,是統一在中共領導的共產主義制度。中共認為,經過修正的這套政治社會制度,比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制度好,所以,台灣要統一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中國不只是要台灣統一在「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要向全世界推廣,改變民主、自由、人權的價值觀。中國敵意的崛起,反而驚醒民主猛獅,民主與共產制度的優劣,正式擺上兩極對抗的舞台,使得台灣有機會擺脫被壓迫的夢魘。
中國講的這套統一,其實是披著羊皮的狼自我良好謊言的解釋,至少有兩大盲點。有嚴重缺陷的制度如何能講統一,更不必說以此征服世界:
一是從來沒有問問中國的人民,真的喜歡這種被控制的人生嗎?經過修正後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國家的利益為利益,給予人民的追求目標,只在於經濟滿足就夠了嗎?個人的自由和民主,都可以在國家的名譽下犧牲嗎?
二是從來只要台灣人民統一在中共領導的中國,而這個中國的制度和價值觀,又背離台灣原本的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觀甚遠。但是,中國只為統一而統一,根本無視於國家的組成在於人民的意願,中國在乎的是中國的國家意志、中國的國家力量,不是人民的自我實現。這樣的國家制度和價值觀,不符合台灣人民的期待。
現在,中國迫不及待的以「積極現實主義」逼迫台灣,強調民族主義過了頭的結果,就是和民主國家劃分界線的開始。將中國人民帶入空前危險的世界大戰,這是中國人民想要的嗎?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