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東南亞難民危機 大馬印尼願伸援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東南亞難民危機 大馬印尼願伸援手

 2015-05-22 10:36
東南亞爆發難民危機,保守估計至少有7千人受困在糧食與飲水逐漸稀少的搖晃船隻上。圖為洛興雅婦女。( 中央社)
東南亞爆發難民危機,保守估計至少有7千人受困在糧食與飲水逐漸稀少的搖晃船隻上。圖為洛興雅婦女。( 中央社)

東南亞爆發難民危機,數千名偷渡客受困汪洋大海無法登陸。保守估計,一個星期以來至少有7千人受困在補給有限的船隻上,直到20日鄰近海域的馬來西亞及印尼態度軟化,同意對海上難民提供援助和避難所。

難民潮起因於51日,泰國警方在泰馬邊境發現一處荒塚,找到2名虛脫的緬甸洛興雅(Rohingya)難民後,又在墓地挖出26具屍骸。此事震驚泰國,總理帕拉育下令全面清查,6日又在普吉島海岸紅樹林找到至少3具骨骸,並循線逮捕3名參與人口販運的涉案官員及2名大馬嫌犯。

泰國大舉清查人口販子的行動嚇壞人蛇集團,人口販子強迫飢餓的難民下船,甚至直接拋下移民船躲避追捕,留下上千名不會航海的難民在海上漂流,東南亞難民潮隨之爆發。

各國最近這一波海上取締行動,導致大約3000名「船民」遭人蛇拋棄後,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或孟加拉外海漂流。一名協助帶回20名族人的洛興雅領袖說:「人口走私受到阻礙,人蛇向每人索取200美元,載運他們再回到難民營。」

緬甸洛興雅人約有110萬人,住在緬甸最西邊的若開邦(Rakhine),他們自稱是1000年前就在緬甸定居的穆斯林貿易商後代,然而緬甸政府則認為洛興雅並不是國內少數民族,而是殖民地時代遺留的孟加拉移民。

洛興雅人不被緬甸承認是公民,生活在種族隔離般的狀態,與緬甸佛教徒之間又有種族、宗教嫌隙,遭受政府的歧視與迫害。在2012年與緬甸佛教徒發生衝突後,將近14萬人流離失所。

聯合國認為洛興雅穆斯林是最受迫害的民族之一。過去20年來,大批洛興雅人湧入孟加拉,然而難民營的生活也不好過,沒有國籍、沒有工作機會、糧食少的可憐、孩子也無法接受教育,他們甚至不被允許離開營區。

國際移民組織(IOM)統計,自2014年起已有88千人搭船偷渡,其中今年第一季約有25000名偷渡移民登上人蛇集團的船隻。在眾多難民中,一部份來自南亞國家孟加拉,大多則是來自緬甸的洛興雅族穆斯林。

至少有50名洛興雅人上週末付給船東200300美元後,又再度回到難民營。他們說,漂流期間除了常遭毆打,食物和飲水也少得可憐。乞求更多食物時,船員就用鐵條毆打他們,許多人瀕臨餓死,這3個月來1天只靠3杯水和兩把米飯維生。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