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蔡焜霖:讓中正紀念堂變成探求真相與和解的地方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蔡焜霖:讓中正紀念堂變成探求真相與和解的地方

 2018-02-04 13:24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分享生命經驗和對於中正紀念堂轉性的看法。圖/取自願景工作坊直播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分享生命經驗和對於中正紀念堂轉性的看法。圖/取自願景工作坊直播

文化部今(4)日舉辦第六場的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第六場,在開始進入正式討論之前,也邀請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也是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終生志工的蔡焜霖前來分享,蔡焜霖表示,白色恐怖受害的不只是被抓去關或是被殺的人,而是全體國民,幾個世代都在受苦,現在只有受害者,沒有加害者,應該要把歷史真相查出來,他也認為中正紀念堂轉型可以成為公布政治檔案、歷史真相的所在。

蔡焜霖回憶,他當時因為常常在圖書館,老師認為他愛看書,就推薦他加入讀書會,和其他同學一起讀一些魯迅、矛盾等中國作家的作品,國民黨遷台後,讀書會被認為是共產黨的隨附組織而遭到逮補,蔡焜霖說,被抓的那天是星期天,他到鎮公所加班,憲兵隊的備役憲兵找到家裡,弟弟不知道,又把憲兵隊帶到鎮公所去,他記得當時雙手被很粗的麻繩捆在背後,在清水大街上走,上了公車,就這樣被關了起來。

「當時還不滿二十歲,一直都被家人疼愛保護,什麼也不懂」蔡焜霖說,審判是在後來才發生的,憲兵隊對他進行嚴酷的拷打和電擊,過去他又是模範生,家裡學校從來沒什麼挨過打罵,拷打後聽到對方說,「你的朋友同學都認了,只要在自白書上簽名,就可以放回家」,蔡焜霖苦笑表示,他一聽到也沒看清楚就簽名蓋章了,就這樣被判了下來,先送到內湖國小、再送到基隆,然後搭美軍的登陸艦到綠島去,當時跟他一起第一批到綠島的人還有作家楊逵、舞蹈家蔡瑞月等人。

蔡焜霖坦言,他短短的一輩子,在被抓的那一天, 就注定這輩子走向坎坷了,被抓去不只是在獄中受到苦難,出來以後的更苦,就像柯旗化曾說的,放出來是從小監獄到大監獄,很多人會同情受難者,但他認為,在獨裁專制、白色恐怖之下,受害的不只是被抓去、被殺的人,而是整個國民、幾個世代,包括他的父母親、自己,甚至是下一代受難者的子女,這些受到傷害的人一輩子都在回想,被控制言論自由、人權都被侵佔的情境,講一個話唱一個歌看一本書,都要看旁邊有沒有人在偷聽,什麼話可以講、不能講,更不可能去想未來要做什麼

蔡焜霖也認為,現在轉型正義要推動非常重要就是要把個歷史真相追查出來,沒有真相就不可能有和解,台灣目前碰到的困難是,六年前國家人權博物館掛牌,籌備處開始,那工作者們也做出很多採訪、口述歷史的影片等,然而只看到受難者,卻沒有加害者。

談到中正念堂的轉型問題,蔡焜霖也說,很多人都還是景仰「蔣公」、認為他是民主救星,應該大家一起來追求真相,來看二二八到底是否為「蔣公」下令派兵鎮壓、清鄉,見證人也許很多都已經凋零了,但國家的檔案公布出來,和倖存的見證人、歷史學家一起來研究,然後讓這些成果可以陳列在中正紀念堂,就把這個地方改為國家人權博物館,因為在景美畢竟還是比較偏避、地點不方便,可以中正紀念堂變成這些檔案公開的地方,變成全民探求真相和和解的地方。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