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代智庫今(17)天公布「勞工贊不贊成新版《勞基法》」民調結果顯示,雖然有49.7%的勞工贊成本次《勞基法》的修法內容,不贊成者占43.4%,正反意見差距不大,但是卻有高達65.9%的受訪者不瞭解修法內容,瞭解修法內容的受訪者有33.1%。
此份民調結果顯示,對於這次《勞基法》修法內容瞭解的受訪者占33.1%、不瞭解者為65.9%,進一步詢問受訪者,55.2%的受訪贊成放寬7休1、37.4%不贊成;在放寬每月加班上限至54小時、每三個月加班總量不超過138小時的部分,贊成者有53.2%、不贊成的比例為35.8%;有53.7%的受訪者贊成加班費改為核實計算、31.3%不贊成;特休假遞延也有64.5%的受訪者贊成、31.3%的民眾持反對意見。
在輪班間隔原則11小時,經勞資協議例外為8小時的部分,受訪者看法兩極,贊成和不贊成的比例都是45.7%;至於本次修法新納入的第32-1條加班換補休制度,則有最多人贊成,占67.5%、不贊成者27.5%。但整體來說,有49.7%的受訪者贊成本次《勞基法》修法內容、不贊成者佔43.4%,差距不大。
對於有6成6民眾不理解《勞基法》修法內容,卻有5成民眾支持的現象,民進黨委員王定宇表示看法,他認為,有多數勞工無法取得修法資訊,也沒有時間去理解內容,質疑勞動部宣傳管道不足。
王定宇說,政府在施政的時候,常常因為民眾得到錯誤的資訊而產生謬誤,這次《勞基法》修法最驚訝的竟是高達6成6民眾不理解修法內容,對政府來說是個警訊,政府應該要好好思考要如何建立直接、有效率與勞工的溝通管道。
王定宇指出,民眾對於輪班間隔制度最有感,從去年前行政院長林全到現任行政院長賴清德之前,《勞基法》內都沒有明確規定輪班間隔要多久,以往資方要安排多短的時間都可以,可能才下班沒多久,又必須要上班,經年累月下來會把勞工操死。因此會要求勞動部嚴格把關,就算是開放例外,也要讓社會大眾看見理由,讓民眾可以接受,否則輪班間隔一定要有11小時。
王定宇表示,民調內容縱使有很多單項的支持度過半,但是整體來說對於修法的滿意度並不高,法條被誤解的部分就要趕緊說明,該落實的檢查就要落實。光是賴清德的「功德說」就被誤解,雖然賴清德認為他說的是好話,但勞動部應提出有效實質方案解決低薪問題。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董事王智盛說,透過交叉分析可以發現20歲至30歲的人不贊成度較高,政府可能要去多關注與思考年輕勞工的需求與想法,可能與5、6年級生不同,政府要如何更貼近年輕人的想法,還需要有更多著墨,不要造成年輕人與政策有隔閡。
本次調查為台灣世代智庫委託大社會調查中心執行,訪問係於2018年1月14日至15日下午及晚間進行訪問。成功訪問1,405位20歲以上勞工。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於正負2.61%。本次調查以臺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並採電話號碼尾數2碼隨機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