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統派統媒「威脅利誘」蔡英文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統派統媒「威脅利誘」蔡英文

2014-05-29 18:08
蔡英文剛當選黨主席,在國民黨和統媒方面,立刻開出「新功課」。(記者黃謙賢攝)
蔡英文剛當選黨主席,在國民黨和統媒方面,立刻開出「新功課」。(記者黃謙賢攝)

蔡英文第三度當選民進黨主席,統派國民黨及以旺旺中時為代表的統媒,開始替蔡英文「借箸代籌」,甚至以「走總統大位最後一哩路」為餌相誘,勸蔡要做那些,不要做那些。蔡文英如果儍到偏聽統派統媒別有用心之辭,豈非如騎驢進城的父子?

進入主題前,要先對統媒代表的中時,給蔡英文取綽號叫「空心菜」,表示抗議和不恥。我一向反對用姓、名來譏笑對手或不欣賞的人。例如馬英九,他六年前競選總統以來,空頭支票開一大堆,謊話連篇,台語謂之「白賊」,但我不會為文駡他「白賊狗」,雖然「九」在台語有兩音,亦有和「狗」相同之發音。坊間是有不少人因氣憤馬英九的胡作非為,而以台語「馬英苟」之音稱之,但我記得民進黨主席曾公開勸阻。

中時等媒體把蔡英文貼「空心菜」、「菜英文」,就是犯了用姓名駡人的不入流。那麼,旺旺中時集團的董事長蔡衍明,也姓蔡,那反統人要叫他什麼菜或更難聽的話呢?

蔡英文剛當選黨主席,在國民黨和統媒方面,立刻開出「新功課」,先冠上一個「緊箍咒」:兩岸政策論述,是蔡不容迥避,且非要說清楚、講明白的重中之重。並且將民進黨近兩次大選失利,歸咎於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失敗所致。如想要重返執政,就要好好調整兩岸政策,和中國大陸保持唯命是從良好關係,才能獲得選民的信任,進而贏得大選。

統黨統媒「兩岸論述決定論」,是個誘敵深入的陽謀陷阱。果如是,陳水扁2000年和2004年的兩岸論述,並沒有向中傾斜,為何能贏得大選?馬英九在2008年和2012年的勝選,其實根本原因,也不是他的兩岸論述多高明所致,還有其他不在此仔細探究之因素存在,包括既得利益集團的圍拱等,暫且不表。

統黨統媒誇大且無限上綱「兩岸政策」的重要性,其實一半以上是虛張聲勢。試問,除了既得利益團體外,一般選民誰會去仔細計算大選時,那個總統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對自己有多少利弊?顧肚子溫飽,保家園安全都來不及了,還會想中國的「讓利」?有如宰予晝寢做白日夢!對照國府跟中國簽ECFA,國人還不是渾渾噩噩相信國府所宣傳的「也擱發」。後續的服貿協議,本來草率簽好後,向立法院報個備就要生效,要不是在野黨和很多專家學者學生有識之士,發現「其中有鬼」而揭竿異議,今天服貿不早就生效,人流移民、商業殖民,以大吃小,鯨吞蠶食台灣?

民進黨當然要有合宜的對中政策,但不用統黨統媒說三道四,下指導棋。

統黨統媒定調「兩岸論述」的帝王條款,當然包括即將在立法院審議攻防的「服貿」、「監督條例」、「自經區」和未來的「貨貿」等台灣和中國間攸關重大的法律立法問題。自是「加壓」不諱,要蔡不能以「創造性模糊」來迥避、閃躲。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費鴻泰,明白要蔡「坦然」面對兩岸問題,「要就要、不要就不要」。國民黨祕書長曾永權更好笑,要民進黨執政縣巿長對自經區表態,反對就刪該縣巿。那好,什麼黨執政,民眾就向該黨納稅,該縣市也自另成一個中央政府,和自訂一套法律和設法院如何?

至於立法院議事運作,國民黨團前書記長賴士葆攻擊民進黨本屆已霸占主席台42次,以少數暴力「丟盡台灣的瞼」。希望蔡主席能一掃蘇主席開的惡例。頼士葆還呼籲蔡重掌民進黨後,能夠「以蒼生為念,少一點政治、多一點民主,不要一味杯葛」。

賴士葆說的是什麼話?國民黨卅秒就用強姦式的通過攸關台灣命運的黑箱法案,不強烈反抗怎麼行,引頸待戳嗎?占領主席台是弱勢少數者不受尊重的最後不得已手段,並沒有「丟盡台灣的臉」,藉賄選買來多數席位霸凌合理的意見,那才真的丟臉。堂堂國會議員又曾是黨鞭,講這種沒常識的話,明年台中一中百年慶,你還好意思回母校驕顯在立法院的表現?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