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第30屆新科院士出爐,總計18位新科院士中,數理組佔7位、生命科學組7位、人文組4位,同時今年新科院士共有5位女性,是歷年來最多的一屆,此外,今年也首度有來自企業的企業家院士,為在台積電任職的研發副總林本堅,而人文社會組中,更出現為中研院第一位戲曲類院士,即為世新大學講座教授,今年73歲的曾永義,另兩位院士李惠儀、王明珂更是首次提名便獲選為院士。
中央研究院每兩年舉行一次的院士會議,是海內外院士聚首的盛會,會議聚焦討論國家學術研究方針,並選出新一屆院士,今年共有206位院士參加,同時也是第一次不事先公布院士候選人名單,因此今日公布名單後,當選的新科院士也格外令人好奇。
數理科學組中,這次出現了首位企業家院士,為目前正在台積電擔任研發副總的林本堅,專長為光學微影技術,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表示,過去業界院士一直難以產生,表示業界研發能量已具高水位,有助將來產學界的合作,對台灣未來產業創新有非常大幫助。而現任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所長周美吟,不但是數理組中國內學界代表,也是女性新科院士之一。
生命科學組中,多次獲得提名的台大醫院小兒科講座教授張美惠,花了30年追蹤發現,兒童接種B型肝炎疫苗能夠預防肝癌,也因為這項研究,讓肝癌研究更完整。清華大學講座教授江安世則是利用果蠅研究神經科學、神經基因學等等,經常於「科學」等頂尖期刊發表論文,也以生動有趣的演講,吸引有志青年加入研究團隊。
人文社會組今年更是令人驚豔,73歲的曾永義為戲曲專家,是中研院首次遴選戲曲類院士, 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表示,戲曲過去不受重視,在五四運動之後才有人開始研究,而曾永義的研究在國外相當受到推崇,著作非常多,貢獻卓著。
臧振華為考古學家,參與多項台灣與東南亞考古研究,在台南科學園區考古長達20年,是繼宋文薰後,第二個以考古為專長的院士。另外,王明珂則專門研究游牧民族,擅長歷史與人類學,他專精游牧民族研究,致力於解構、反思國族認同,在中國大陸學界受歡迎,卻也是中國當局的頭痛人物。李惠儀的專長是中國文學史研究,曾是香港會考狀元,目前在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任教。
中研院目前扣除已去世者,共有258位院士,其中159位居住於國外或中國大陸,過去曾有高達2/3的院士旅居海外,近年國內外比例已逐漸拉近。而距離上次院士會議,兩年內中研院共有15位院士辭世,也是歷屆最高,因而在今年院士會議中,還特地將默哀時間拉長,以示哀悼。
中研院第30屆新科院士名單:
組別 | 院士姓名 | 現職 | 專長 |
數理科學組 | 何文程 |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學暨天文學系和化學系唐納.博恩教授 | 表面化學與物理學 |
周美吟(女) | 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物理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合聘教授 | 凝態物理理論 | |
劉錦川 | 香港城市大學先進結構材料研究中心大學傑出教授 | 材料科學 | |
張益唐 | 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數學系正教授 | 數學 | |
林本堅 | 台積電研究發展副總經理 | Nanolithography, Fourier Optic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
陳剛 |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Soderberg教授兼系主任 | 納米傳熱與能源技術 | |
何文壽 |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大學學者講座教授 | 化學工程、工程科學、化學 | |
生命科學組 | 周 芷(女) | 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生物化學與分子遺傳學系教授 | 分子病毒學及生物化學 |
丁邦容(女) | 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醫學院微生物與免疫系威廉•蘭特•凱南特聘教授、臨床轉化免疫學研究中心主任、炎性疾病研究所所長 | 免疫 | |
裴正康 | 美國孟斐斯市St. Jude 兒童研究醫院腫瘤癌症部主任、白血病癌症中心造血系癌症主任、Fahad Nassar AI-Rashid特殊講座 | 小兒癌症 | |
廖俊智 | 美國加卅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主任、Ralph M. Parsons基金會講座教授、基因體暨蛋白質體研究所能源副主任 | 代謝系统改造、合成生物學、系统生物學、微生物合成燃料 | |
江安世 |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 腦神經科學、神經基因學、生物影像 | |
張美惠(女) | 台大醫學院小兒科講座教授、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 兒科學、兒童胃腸肝膽學、肝炎、癌症預防 | |
高德輝 |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傑出教授、跨學院植物學研究生學程主席 | 植物分子生物及遺傳學 | |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 李惠儀(女) |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中國文學教授 | 中國文學 |
王明珂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 歷史學、歷史人類學 | |
臧振華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與中研院合聘教授 | 考古學 | |
曾永義 | 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 戲曲、韻文學、俗文學、民俗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