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食物類價格不斷上漲影響,主計總處今(6)日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1.65%,創下2013年3月以來最大單月漲幅,其中外食費4月年增高達3.03%,是五年來最大漲幅,同時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監控的17項民生物資漲勢也未見和緩,4月指數年增率達6.31%,依舊處於5年來最高,在端午節民生需求高峰將至下,預料物價壓力仍難以減輕,短期內恐不易回檔。
由於食物類漲勢太過凶猛,帶動家戶支出跟著增加,以每個月消費支出6萬元的家庭來說,4月平均支出比去年同期多了990元,其中以食物類的費用增加最多,達772元,包括水果費增255元,外食費也增加184元,其次是肉類費增163元、水產品費約增80元。
此外,一般來說食物類像是豬肉、雞肉等,可能因為暫時性因素漲價之後,待影響因子消除,還有機會降價,但外食費一旦增加,像是水煎包一顆從10元變成12元之後,往往就此「回不去了」,未來高外食費恐將成趨勢。
觀察各類別,食物類年漲5.04%,主因為水果漲19.30%,加以肉類(豬肉、雞肉)、水產品、穀類及其製品分別漲13.79%、8.40%和2.70%,並導致調理食品和外食費陸續反映成本分別漲3.51%、3.03%。正因為食物類漲幅超過5%,4月CPI年增1.65%當中,食物類便貢獻1.29%,造成4月整體物價跟著往上飆。
除了食物之外,4月衣著類年漲2.10%、雜項類漲1.57%、醫藥保健類漲0.80%、居住類也漲0.75%,只有交通及通訊類跌0.54%。
也因為食物上漲太大,所得分配不同的家庭感受落差更大,由於低所得家庭支出以食物類比重佔最多,因此4月低所得家庭CPI年增1.98%,高於中所得家庭的1.72%及高所得家庭的1.51%,讓所得低的民眾更顯的苦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