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標題【民報】酷吏真「酷 (cool)」,當好醫師開始
寄件人 E-mail
收件人 E-mail

酷吏真「酷 (cool)」,當好醫師開始

2015-01-26 15:42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圖北市府提供)

這次九合一大選,有三位醫師當選市長,尤其台北市長柯文哲(柯P),在媒體上不斷地有消息及評論,醫師同僚間也有不少的討論。雖然有些醫師認為醫師參政不可取,「半路出家」上政壇,浪費社會培養醫師的高成本,他們也違背當醫師的神聖使命。三位當選人都各有特色,選前我寫過幾文稱讚柯P,尤其〈您怎麼不向柯文哲醫師學學〉談他是好醫師本色,所以先來討論當選後的柯P,以及一些觀想。

柯P選後,媒體旋風依然熱門。看他上任後的所作所為,第一天提出「百日維新、四年躍進、五十年未來」的台北新計劃。有些人詳細地寫下監督紀錄,網路上可追蹤柯P的柯政,他到底做了些什麼?柯P上任後,剛開始時,媒體最常出現的兩個字眼是:「酷吏」與「苛政」。

再去找並溫習追蹤他的紀錄以及對他的評論,維新不必百日,幾天就有明顯的變化,我認為「酷吏真『酷(cool) 』」「柯(苛)政」非對人民「苛」,而是對「反人民利益」者「苛」。柯政更是「效政」,有效率有效果的「柯政」。先說一聲,我從競選前就是「柯迷」,這些好話,您也可說是我的「偏見」。

貴報1月3日的社論〈柯P新政對天龍國的挑戰〉,還有1月14日〈柯P的轉型正義〉及1月15日的〈柯政猛於虎!〉主要以柯政來分析,討論為何柯P旋風擴及到全國,不只是政壇的顫動,更重要的是,台灣「政治文化」的大衝擊。上述幾篇社論,以及所看到其他媒體的一些評論,很大部分跟我有一樣的看法(「偏見」?),不再重複討論。

我上述拙文只談柯P是好醫師,認為他的參選,讓好醫師出頭,就對台灣醫療有好影響。越看越覺得,媒體所講的「酷吏」與「柯政」,更是好急症/重症好醫師的精神延伸,繼續他好醫師的原則,「心存善念」、效率、服務及快速的思維來推動市政。他選前強調「改變台灣,從台北開始;改變台北,從文化開始」。的確,他一上台當市長,從改變「政治文化」開始。

上述拙文〈您怎麼不向柯文哲醫師學學〉一文登出後,台灣就有人來信,說他們跟柯P的經驗,告訴我他的確是好醫師。他的當選,好醫師更「出頭」,更會對台灣醫療界有好影響,大家更可告訴自己的醫師「向柯文哲醫師學學當好醫師」。因為當選市長,他的影響力NxN倍地倍倍增。其他地方人士也可跟自己的縣市長說「向柯文哲市長學學當好縣市長」。

「柯(苛)政猛於虎」及做事「酷吏的作風」,都是他好醫師的本色,柯P以急診醫師的風格,事實求是,強調速度與效率,更有服務心的本質。本著好醫師的訓練及經驗,以有數據的科學態度處理市政,還以他台大醫院葉克膜團隊的經驗,要求不斷地檢討改進並修正,從一點點的進步,累積成為顯著的進步。改革以醫師醫療病人的原則,想辦法以救病人性命或改善身體功能的態度,來處理市政。

回頭再來談,所有評論中,包括我從沒有人提到過一問題。最近因為他的「轟動」,會不會引起醫師們一窩蜂地,跟著去從政?柯P外,賴清德及涂醒哲兩醫師也常在媒體曝光,他們在醫界中的支持及喜愛度,都屬極高檔。他們尤其柯P中在媒體報導,強勢作風,讓醫界最近在社會一直憋氣時代,有種極滿足的「陶醉感」。可能因為這樣,跟朋友討論時,感覺到或聽說不少年輕醫師,蠢蠢欲動想從政。

就如第一段有些醫師認為,醫師參政不可取,浪費社會成本,違背醫師使命。希望年輕醫師不要趕時髦,想轉而從政。記得1950年代末期起,因為李政道及楊振寧榮獲諾貝爾獎,台灣很多學生聯考,紛紛轉填物理為第一志願,我認識者中,以後改行者不少。我相信,就是柯P也會認為,除非早已有「鐵定」的興趣與目標,從事基礎醫學、公共衛生或任何其他行業,不然先好好認真當好醫師最重要。

「心存善念」而認真地先做好一位好醫師,做好醫師可學習很多,不但醫學上,跟病人、家屬、社會各層次的交往等,醫師訓練是最好的環境,從此學習所累積的經驗是無價之寶,以後就像柯P或其他醫師,一但有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就能發揮。有了充分當好醫師的準備,不管是政壇,公共服務或是人文、企業,才最可能勝任。

 

相關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