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打造「國家軍事博物館」,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軍博館的內容不只和國軍有關,凡是台灣史上保衛民族國家的群眾都可以納入。而和軍事有關遭到迫害的如慰安婦也會有空間。
馬英九說,政府在構想軍事博物館時,認為不應只是興建有關國軍的文物館,應該把範圍擴大,凡是保衛民族國家的群眾都可以納入,尤其是台灣歷史上的行動。
他舉例,如1874年牡丹社事件和台灣抗日都可以納入。還有例如台灣巡撫劉銘傳擊退法軍的滬尾大捷,「如果不是劉銘傳守住滬尾,台灣人可能就講法文了。」
國防部今(24)日舉辦新建「國家軍事博物館」宣告典禮,由馬總統主持典禮。馬總統致詞時做出以上表示。
馬英九也提到,今年是抗戰勝利和臺灣光復70週年,許多退休老將及與抗戰有關聯的民眾一直跟他講,怎麼不趕快建一個抗戰紀念館,國軍現在有歷史文物館,但是太小,沒辦法容納這麼多史實。對於國防部計畫以8年時間打造國家軍博館,馬英九表示肯定,「格局和內容都會超過現在的國軍歷史文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