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爆災區「道路通車了」!歷經3個半月重建施工,明天(20)日首階段道路工程完工,開放車輛通行,此外,市府在氣爆重建區大力推動「挽面」,鼓勵民眾更新老屋立面,並且融入綠建築概念,目前已有250戶提出申請,位在凱旋三路827號的「曾貴海診所」因氣爆歇業至今,曾貴海醫師將提供其診所作為都發局挽面前進工作站。
高雄81氣爆災損道路(一心路、三多路、凱旋路)明(20)日起將開放車道供車輛通行,此外,為鼓勵民眾更新老屋立面,並且融入綠建築概念,市府都發局力推「建築挽面再生重建」,今11月19日(三)在凱旋三路進行「連棟型挽面」,這是氣爆災區首案開工。
都發局表示,挽面是都市更新法所定義「整建維護」的一種,在高雄市實施有年,中央在近年也推出建築景觀風貌改善計畫,目的相同,不過挽面費用都是公私出資各半,市政府認為重建路段住戶有挽面需求是因氣爆而起,故向善款委員會爭取最高補助百分之百,並由市府統籌委託專業設計及施工。
都發局長盧維屏說,相鄰住戶一起參與挽面對於建築景觀改善的效果優於個戶單獨處理,故市府會盡量遊說左鄰右舍一起參與,目前已整合出二十餘處連棟型申請案,位在凱旋路的第一處開工案例就有十八戶連棟挽面。
都發局說,每個挽面申請案的設計風格、使用材質都會與住戶溝通獲得同意後再進場施工,新的建築立面也將採用綠建築手法融入遮陽設計與隔熱功能,並且鼓勵民眾將屋頂鐵皮轉化為太陽光電設施,騎樓也同步一併整平,做到「畢其功於一役」的整建效果。
在當地開業數十年的曾貴海醫師說,氣爆表面上是災難,但也是城市氣質轉變的契機,重建區挽面融入綠建築及城市美學的觀念,市府以開放的態度尊重居民對設計方案的共識,對於公民參與的方式給予肯定。住戶柯鵬呈先生也說,雖然災後重建期間居民生活受到很深的影響,但想像未來挽面後嶄新的街道景觀,以及感受市府的善意,大部分的居民都樂於參與。
都發局受理一心、三多、凱旋、武慶四條主要重建路段的挽面申請至明年三月截止,目前已有250戶提出,配合重建路段第一階段通車後將陸續進場施作。
歷經3個半月重建施工氣爆災損道路(一心路、三多路、凱旋路)明天正式開放通車,通車後市府將持續進行周邊人行道及景觀改善工程,現階段公車營運則暫時維持災後改道路線,待12月20日人行道及景觀工程完工後,公車及路邊停車格位將可恢復正常服務。
請用路人行經重建路段減速慢行,最新交通管制訊息請上交通局官網查詢。

凱旋路等氣爆災損道路明起開放通車,左為「連棟型挽面」首案開工。(記者陳俊廷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