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石化業進駐南星計畫」!針對中央政府和部份學者大推石化專區,進駐南星計畫區或者擴大填海造路,高雄市小港區沿海六里及民間團體今(19日)天集體表達反對石化業進駐家園。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六里里長辦公室與民團,包括龍鳳里長黃文裕里長、鳳源里長張良明、鳳鳴里長李月雲、鳳林里長許再生、鳳森里長陳信雄、鳳興里長洪富賢、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副執行長、水資源保育聯盟邱春華理事等上午在中油大林蒲活動中心舉行「我要活下去!反對石化業進駐家園」記者會。
鳳興里長洪富賢等六名里長指出,台灣政府推動十大建設以來,創下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發展重工業養活了多少家庭,卻沒有人知道這些經濟奇蹟的背後,犧牲了多少小港區沿海六里居民的家園與健康。洪富賢等強調,由於高雄發生石化氣爆案,中央政府和部份學者大推石化專區,進駐南星計畫區或者擴大填海造路,把已經被重工業區環抱的大林蒲、鳳鼻頭六里逼到絕路,
洪富賢說,原本純樸美麗的沿海部落隨著政府在當地大肆徵地設工業區隨之變色,目前僅剩靠海的一隅不被工廠包圍沒想到要設更毒的石化專業。
出席記者會的里民說,石化專區一設,當地里民如何「喘息呼吸」,當地居民還能活嗎?
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等環團要求經濟部及高雄市政府進行大林蒲、鳳鼻頭沿海六里的流行病學調查及健康風險評估,否則擴大高雄的石化煉油計畫、將「南星計畫」轉為「石化特區」完全沒有正當性。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表示,氣爆案發生之後,大家驚覺石化管線經過住宅區很危險,但石化業造成的嚴重的空污更是無聲的殺手,林園工業區附近一級和二級的致癌物至少就有22種,附近的居民甚至幾十公里外的民眾日夜都在承受石化業的風險,高雄人要產業轉型,要尊重環境資源限制、注重公平正義的綠色經濟!請江菊在會前聽聽石化風險承受人的意見,不要變成高雄轉型的「僵局會」!
高雄市小港區沿海的鳳興、鳳林、鳳源、鳳森、鳳鳴及龍鳳里共有1萬1225戶,人口達1萬9682人。市府先前曾做過問卷調查,大多數人同意遷村。
目前南星計畫,行政院研擬,包括高雄洲際貨櫃中心第二期剩餘土地,搭配緊鄰的第三港區,也就是大林埔西北方,小港區外海,填海造地,總共416公頃,建立石化專區,預估斥資至少500億,最快2017年,就能進駐,屆時,散佈在高雄大社、仁武等地的公民營石化廠,就能遠離人口密集區。但小港區沿海六里集體遷村近兩萬人將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左里長洪富賢、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


